(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董生:指董仲舒,西漢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
- 窺(kuī):暗中察看。
- 孔室:孔子居室。借指儒家學說。
- 編簡:書籍。
- 秦灰:指秦始皇焚書的灰燼。
- 三餘:指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泛指空閒時間。
- 王佐才:具有非凡的治國能力的人。
翻譯
這是董仲舒讀書的地方,高臺上盡顯寂寞冷清。 從門牆可窺見他對儒家學說的鑽研,在秦始皇焚書後仍努力收集編簡。 他利用空閒時間勤奮積累學問,住所僅有一畝大小。 墨池邊春草遍佈,園林中傍晚時有禽鳥飛來。 唯獨他那賢良的策略,讓人們稱讚他是具有治國才能的人。
賞析
這首詩是嚴嵩爲德州董子廟所作。詩的開頭描繪了董子廟的冷落景象,同時點明這是董仲舒讀書的地方,爲下文對董仲舒的讚揚做鋪墊。接下來,詩人通過「門牆窺孔室,編簡拾秦灰」表現了董仲舒對儒家學說的堅守和對知識的追求,即使在秦始皇焚書的困境下,也不放棄收集書籍。「業守三餘積,宮存一畝開」則強調了董仲舒利用閒暇時間積累學問,以及他生活的簡樸。「墨池春草遍,園木晚禽來」通過對墨池和園林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最後,「獨有賢良策,人稱王佐才」高度讚揚了董仲舒的才華和他的治國策略,表達了對他的敬仰之情。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對董子廟的描寫和對董仲舒的讚美,傳達出對知識和才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