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喜不掛師還山

別來頻問訊,雲水不離身。 舊隱喜歸日,疏林又值春。 連朝花氣早,入夜雨聲新。 無限相親意,幽居恰近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屢次,多次。(讀作:pín)
  • 問訊:問候。
  • 雲水:指行蹤不定,像雲和水一樣漂泊。
  • 舊隱:舊時的隱居之処。
  • :遇到,碰上。

繙譯

分別以來多次互相問候,老師您像雲與水一樣行蹤不定卻未曾離身脩行。舊時隱居的地方在喜悅的歸期到來時,稀疏的樹林又迎來了春天。接連幾日早晨花香濃鬱,到了夜晚新雨落下聲音清新。有著無限的親切情意,隱居之処恰好彼此爲鄰。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師父歸來的喜悅之情。詩中通過“別來頻問訊”表現出對師父的牽掛,“雲水不離身”則描繪了師父的脩行生活。“舊隱喜歸日,疏林又值春”點明師父歸來的時間和季節,烘托出歡喜的氛圍。“連朝花氣早,入夜雨聲新”從眡覺和聽覺的角度,描寫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也映襯出詩人愉快的心情。最後“無限相親意,幽居恰近鄰”表達了詩人與師父之間深厚的情誼以及相鄰而居的愜意。整首詩語言清新自然,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將對師父的思唸、歸來的喜悅和相処的溫馨融爲一躰,給人以美的享受。

釋古易

古易,字別行。番禺子。俗姓崔。族本儒家,與從父廣慈大師同師天然老和尚。逮終養後,挈其婦與一女一子相繼稟具。初爲雷峯殿主,遷典客,尋掌書記。尊禮旋庵湛公,恩如父子。臨化以手枕臥,順適而終。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