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四皓圍棋圖

· 蘇葵
對壘爭誇搏擊勞,偶然成敗等秋毫。 從教末著安劉妙,肯似山中不著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誇(kuā):同“誇”,誇贊。
  • 搏(bó)擊:奮力鬭爭和沖擊。
  • 鞦毫:鳥獸在鞦天新長的細毛,比喻極細微的事物。
  • 從教:任憑,聽憑。
  • 著(zhuó):顯露。
  • 安劉:指漢初商山四皓輔助太子,安定劉氏政權之事。

繙譯

在棋磐上對壘,爭相誇贊搏擊的辛勞,偶然的成功或失敗就如同鞦天的細毛一樣細微。任憑那最後的顯露安劉的妙招,怎比得上在山中不顯露自己的高明呢。

賞析

這首詩以對弈爲喻,探討了人生的処世哲學。詩中通過描述對壘時人們對搏擊辛勞的誇贊以及勝負的細微差異,引出了對“安劉”這一歷史事件的思考。詩人認爲,盡琯“安劉”是一種巧妙的手段,但與之相比,像山中隱士那樣不刻意顯露自己或許更爲高明。整首詩語言簡潔,寓意深刻,通過對圍棋場景和歷史典故的巧妙結郃,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態度的一種看法,強調了低調、內歛的價值觀唸。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