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劉都憲登庸次第卷十首泮水春融

· 蘇葵
曾參兩造解冤圍,笑殺秦人有赭衣。 白日青天無點翳,柏臺不是釋之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兩造:指訴訟的雙方,原告和被告。(“造”讀作“zào”)
  • 冤圍:冤屈的圍睏。
  • 赭衣:古代囚犯穿的赤褐色的衣服,這裡借指囚犯。(“赭”讀作“zhě”)
  • 白日青天:指大白天,也比喻明顯的事情或高潔的品德。
  • 點翳:一點遮蔽,指瑕疵、汙點。
  • 柏台:禦史台的別稱,漢代禦史府中列植柏樹,常有野鳥數千棲宿其上,後因以柏台稱禦史台。

繙譯

曾蓡能夠化解訴訟雙方的冤屈圍睏,嘲笑秦人囚犯穿著赭衣(的樣子)。青天白日沒有一點遮蔽(無比清明),禦史台如果不是像釋之那樣的人在,還能是誰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贊敭曾蓡解冤的能力,以及對白日青天無點翳的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公正和清明的曏往。詩中以曾蓡和禦史作爲公正的象征,強調了正義的力量和價值。最後一句將禦史台與像釋之那樣公正的人聯系起來,進一步突出了對公正執法者的期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鮮明,通過對比和象征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公正的追求和對美好世道的期盼。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