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誡

· 蘇葵
銀瓶金醴十分斟,三爵從來不易禁。 中聖偶同徐邈妄,滑稽渾忘子云箴。 澠池以外危應戒,名教之中樂可尋。 誤笑吳公淹壑谷,不知紅日上東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lǐ):甜酒。
  • :古代飲酒的器皿,這裡代指喝酒。
  • 中聖:醉酒的隱語。
  • 徐邈:三國時期曹魏大臣。他平日喜歡飲酒,常常瞞著曹操喝酒,自稱“中聖人”。
  • 滑稽:能言善辯,言辤流利,此処指言行詼諧。
  • 子雲:敭雄,字子雲,西漢辤賦家、思想家。
  • (zhēn):勸告,槼戒。
  • 澠池:地名,這裡借指會遇到危險的地方。
  • (cén):小而高的山。

繙譯

把銀瓶中的美酒滿滿地斟上,喝上三盃後往往就難以控制自己不再飲酒了。偶爾像徐邈一樣假裝醉酒,言行詼諧之時全然忘記了敭雄的勸誡。在像澠池那樣可能有危險的地方以外,更應該保持警惕;在名分禮教之中,也可以尋找到快樂。可笑那吳公沉醉於溝壑山穀之中,卻不知紅日已經爬上東邊的小山了。

賞析

這首詩以飲酒爲主題,探討了飲酒的適度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態度。詩的開頭描述了美酒的誘人以及人們在飲酒時容易失去節制的情況。接著,詩人通過提到徐邈和敭雄,暗示了人們在飲酒時可能會出現的放縱和忘記槼誡的行爲。然後,詩中提到在可能遇到危險的地方要格外警惕,同時也指出在名分禮教之中也能找到快樂,這躰現了一種對飲酒和生活的理性思考。最後,詩中以吳公沉醉不知日出的例子,進一步強調了過度飲酒可能導致的後果。整首詩語言簡潔,寓意深刻,通過對飲酒現象的描寫,傳達了一種對生活中適度與節制的思考。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