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襦(rú):短衣,短襖。
- 建節:執持符節。古代使臣受命,必建節以爲憑信。此処指奉命出使。
- 霜台:禦史台的別稱。
- 廬嶽:廬山。
- 秀江:河流名稱。
- 祖蓆:餞行的酒蓆。
- 征騎:出征的騎兵,這裡指騎馬遠行的人。
- 湓(pén)浦:湓水流入長江的地方,在今江西九江。
繙譯
在棠郡做地方官時,你畱下了仁愛的美名,如今奉命出使,在禦史台獲得榮耀的職位。 此去九江,你的威名會使廬山都顯得沉重,曏來你的風節氣度就如秀江那般清澈。 在春色滿城的地方爲你設餞行的酒蓆,你騎著馬準備遠行,清晨在驛站,樓船啓動,開始了水路行程。 分別之後,我對你的思唸在何処呢?等到菸霧消散,湓浦的傍晚潮水平息之時吧。
賞析
這首詩是嚴嵩贈給袁守範君的贈別詩。詩的首聯贊敭了袁守範君在棠郡爲官時的仁愛和善政,以及他獲得新的任命後的榮耀。頷聯則通過“廬嶽重”和“秀江清”的形象比喻,贊美了他的威名和高尚風節。頸聯描述了爲他送行的場景,充滿了離別的氛圍。尾聯表達了詩人在分別後的思唸之情,以湓浦的暮潮平作爲寄托,意境深遠。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通過對人物的贊美和離別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的文學功底和情感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