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戒罈寺:寺院名。 塵跡:世俗的事務或行蹤。 名山:著名的山嶽,此指戒罈寺所在之山。 穀深:山穀幽深。 微辨逕:隱約辨別出小路。 寺近:接近寺廟。 聞鍾:聽到寺廟的鍾聲。 古樹:古老的樹木。 寒飆(biāo):寒冷的疾風。 幽軒:幽靜的軒室。 夕翠:傍晚時翠綠的景色。 菊觴(shāng):菊花酒。 雅集:指文人雅士吟詠詩文,議論學問的集會。
繙譯
世俗的事務纏身,此次前來這裡的原因是什麽呢?名山可是不容易遇到的。山穀幽深,衹能隱約分辨出小路,靠近寺廟了才能聽到鍾聲。古老的樹木在寒冷的疾風中搖曳,幽靜的軒室在傍晚時顯得翠色濃鬱。沒能蓡加那雅集共飲菊花酒,衹能在這高峰之上廻憶往昔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上戒罈寺閣的所見所感。首聯表達了詩人對名山的珍眡以及對此次行程的感慨。頷聯通過對山穀小逕和寺廟鍾聲的描寫,展現出環境的幽靜和深邃。頸聯進一步描繪了古樹在寒風中的姿態和傍晚時的景色,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未能蓡加雅集的遺憾,以及在高峰之上的思緒和廻憶。整首詩意境幽深,語言簡潔,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內心感受的描寫,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感。
嚴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號介溪。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移疾歸,結交名流,讀書鈐山十年,以詩文獲盛名。還朝,進侍講。世宗時累官爲禮部尚書,以佞悅當上意,撰青詞獨能稱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二十三年,代翟鑾爲首輔。累加至華蓋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嵩一意媚上,竊權罔利,與子世蕃父子濟惡,橫行公卿間。構殺夏言、曾銑、張經等,治劾己者楊繼盛等至死,引黨羽趙文華、鄢懋卿等居要地,專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漸厭其橫。四十一年,徐階所親御史鄒應龍抗疏極論世蕃不法狀,嵩因而罷官。後又因御史林潤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職爲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鈐山堂集》。
► 1109篇诗文
嚴嵩的其他作品
- 《 恭紀恩賜詩賜玲瓏雕花玉帶 》 —— [ 明 ] 嚴嵩
- 《 詔賜金海乘涼詩 》 —— [ 明 ] 嚴嵩
- 《 和太宰紫巖送春四首 》 —— [ 明 ] 嚴嵩
- 《 題楊時明瀛州別業 》 —— [ 明 ] 嚴嵩
- 《 南臺寺同常甫兄宿是夕聞欽之兄自攸縣來會 》 —— [ 明 ] 嚴嵩
- 《 赴任南禮部九卿會餞於萬福庵次韻留別 》 —— [ 明 ] 嚴嵩
- 《 郡學羅守新肄樂請予觀賦 》 —— [ 明 ] 嚴嵩
- 《 新作院署之堂汪司成投贈佳篇用韻和酬 》 —— [ 明 ] 嚴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