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寇都憲赴鎮

· 嚴嵩
上穀風煙鉅鎮開,雄關疊嶂鎖縈迴。 山川故識鸞輿幸,戎落新驚繡斧來。 耕牧總叨明聖力,保釐多倚憲臣才。 秋城落日烽塵靜,倚劍遙登萬里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谷:古郡名,今河北張家口宣化區一帶,此處借指北部邊境重要地區。(上谷,shàng gǔ)
  • 鉅鎮:軍事要地,這裏指重要的邊鎮。(鉅,jù)
  • 縈迴:迴旋環繞。
  • 鸞輿:皇帝的車駕。(鸞,luán)
  • 戎落: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
  • 繡斧:指皇帝特派的執法大員的標誌,此處指寇都憲。
  • :承受,這裏有感恩的意思。
  • 明聖:聖明的君主,這裏指皇帝。
  • 保釐:治理百姓,保護地方。(釐,xī)

翻譯

北部邊境的重要邊鎮開啓,雄偉的關隘和重重疊嶂的山脈迴旋環繞着。山川依舊記得皇帝車駕曾經來過,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剛剛驚訝於皇帝特派執法大員的到來。農耕和畜牧總感恩着聖明君主的力量,治理和保護百姓大多依靠着御史大臣的才能。秋城中落日西下,烽煙塵土都安靜下來,我倚着劍遠遠地登上萬裏高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寇都憲赴鎮的情景,以及邊鎮的雄偉和重要性。首聯寫邊鎮的地理位置和雄偉地勢,展現出其軍事重要性。頷聯通過「山川故識鸞輿幸」表達對皇帝曾經駕臨的記憶,「戎落新驚繡斧來」則突出了寇都憲到來給少數民族地區帶來的影響。頸聯強調了皇帝的聖明和寇都憲的才能在保境安民方面的重要作用。尾聯以秋城落日的寧靜景象爲背景,表現出詩人對和平的期望以及對寇都憲的信心,同時「倚劍遙登萬里臺」也顯示出一種豪邁的氣概。整首詩意境壯闊,語言雄渾,既表現了邊鎮的雄偉和重要,也表達了對寇都憲的讚美和對國家安寧的期盼。

嚴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號介溪。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移疾歸,結交名流,讀書鈐山十年,以詩文獲盛名。還朝,進侍講。世宗時累官爲禮部尚書,以佞悅當上意,撰青詞獨能稱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二十三年,代翟鑾爲首輔。累加至華蓋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嵩一意媚上,竊權罔利,與子世蕃父子濟惡,橫行公卿間。構殺夏言、曾銑、張經等,治劾己者楊繼盛等至死,引黨羽趙文華、鄢懋卿等居要地,專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漸厭其橫。四十一年,徐階所親御史鄒應龍抗疏極論世蕃不法狀,嵩因而罷官。後又因御史林潤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職爲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鈐山堂集》。 ► 1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