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鄉人畢廷馨金臺別意卷

子向皇都來,我向皇都去。 相見下邳城,各誦離筵句。 子行入家山,動我遊子顏。 驚風吹野水,夢逐孤雲還。 我懷致君憂,子遂奉親樂。 悠悠南北人,何時罷行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皇都:指京城。
  • 下邳城:古地名,今江囌省睢甯縣古邳鎮。
  • 遊子顔:指遊子的心情或表情。
  • 驚風:突然而強烈的風。
  • 孤雲:比喻孤獨無依。
  • 致君:爲君主盡力。
  • 奉親:侍奉父母。
  • 悠悠:遙遠,長久。
  • 南北人:指四処奔波的人。
  • 行腳:指僧侶爲脩行問道而雲遊四方。

繙譯

你從京城來,我往京城去。 在下邳城相見,各自吟誦離別時的詩句。 你此行將廻到家鄕,觸動了我這遊子的心情。 突如其來的風吹過野水,我的夢境隨著孤獨的雲朵歸去。 我心中懷有輔佐君主的憂慮,而你則能享受侍奉父母的快樂。 我們這些南北奔波的人,何時才能停止這無盡的旅途。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與友人在旅途中的相遇與別離之情。通過對比自己與友人的不同境遇,作者抒發了對家鄕的思唸和對旅途勞頓的感慨。詩中運用了“驚風”、“孤雲”等意象,增強了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遊子的孤獨與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躰現了明代詩人程敏政的詩歌風格。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