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武夷九曲僭用文公先生韻賦棹歌十首

五曲峯巒轉覺深,千年精舍在雲林。 古今遊客知多少,誰識先生一片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僭用:超越本分地使用。
  • 文公先生:指朱熹,南宋著名理學家,曾在武夷山講學,世稱文公。
  • 棹歌:船歌,這裏指詩人在船上所作的歌。
  • 精舍:古代指講學或修行的地方,這裏指朱熹在武夷山的講學之所。
  • 雲林:雲霧繚繞的樹林,形容山中幽深。

翻譯

五曲的山峯顯得愈發深邃, 千年的講學之所隱於雲林。 古往今來遊客絡繹不絕, 卻有誰能真正理解先生的一片心。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武夷山五曲的深邃景色和朱熹講學的精舍,表達了對朱熹深沉敬仰之情。詩中「千年精舍在雲林」一句,既展現了山中的幽靜,也暗示了朱熹學問的深遠影響。末句「誰識先生一片心」則抒發了對朱熹深邃思想的無限敬仰與感慨,表達了對其學問和人格的崇高評價。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朱熹及其學問的深情讚頌。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