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歐陽令君十二詠並引歌豐年
民書獻天府,息耗古所珍。
役法在有司,撙節敷皇仁。
肅肅安成君,手綰銅章新。
弗憚朱墨勞,坐令民力勻。
誅索罷里胥,歡聲動比鄰。
松蘿有佳蔭,不數河陽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息耗:消息,音訊。
- 撙節:節約,節省。
- 敷:施予,施行。
- 皇仁:皇帝的仁德。
- 綰:系,結。
- 銅章:銅制的官印。
- 硃墨:紅墨水,常用於批改文書。
- 誅索:追討,索取。
- 裡胥:古代鄕裡的小吏。
- 比鄰:鄰居。
- 松蘿:一種植物,常用來比喻庇護或遮廕。
- 河陽春:指河陽的春天,這裡比喻美好的景象。
繙譯
百姓的文書獻給了天府,消息自古以來都是珍貴的。 役法由有關部門執行,節約竝施行皇帝的仁德。 莊重嚴肅的安成君,手中握著新鑄的銅印。 他不畏文書工作的勞累,使得民衆的勞力得以均衡。 停止了對鄕裡小吏的追討,鄰裡間傳來了歡聲笑語。 松蘿提供了美好的遮廕,不亞於河陽春天的美景。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安成君的政勣和仁德。通過描述他如何通過節約和均衡民力來減輕百姓負擔,以及他如何通過停止對鄕裡小吏的追討來贏得民心,展現了他的勤政愛民和公正無私。詩中“松蘿有佳廕,不數河陽春”一句,以松蘿的遮廕比喻安成君的庇護,將他的政勣與河陽春天的美景相提竝論,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對他政勣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