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少野西上

· 楊慎
蒲塞蘭油路阻脩,金狨翠駮且淹留。 欲攜柸酒歌三疊,又感重英詠二矛。 橫水光明誰執訊,探丸赤白自虛投。 飄然皓首芝山侶,敢爲將軍借箸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蒲塞:古代用以堵塞河流的植物,這裏可能指河流。
  • 蘭油:香料,這裏可能指香氣。
  • 路阻脩:道路阻隔,難以通行。
  • 金狨:金色的猴子,這裏可能指珍貴的動物。
  • 翠駮:翠綠色的馬,這裏可能指美麗的動物。
  • 淹留:停留,滯留。
  • 柸酒:酒杯,這裏指飲酒。
  • 三疊:三重,這裏可能指多次的歌聲。
  • 重英:重疊的花朵,這裏可能指美麗的景象。
  • 二矛:古代的兵器,這裏可能指戰爭。
  • 橫水:橫流的河水,這裏可能指河流。
  • 光明:明亮,這裏可能指希望或正義。
  • 執訊:掌握信息,這裏可能指了解情況。
  • 探丸:探尋藥丸,這裏可能指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 赤白:紅色和白色,這裏可能指戰爭的激烈。
  • 虛投:空投,這裏可能指無效的行動。
  • 飄然:飄逸,這裏可能指超脫。
  • 皓首:白髮,這裏指年老。
  • 芝山:美麗的山,這裏可能指理想的地方。
  • 借箸籌:借用筷子來計算,這裏指出謀劃策。

翻譯

河流被植物堵塞,香氣瀰漫,道路難以通行,珍貴的金色猴子和美麗的翠綠色馬也停留不前。 想要舉杯飲酒,唱出三重歌聲,卻又被美麗的重疊花朵和戰爭的景象所感動。 橫流的河水閃耀着希望的光芒,誰能掌握這情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卻只是空投無效的行動。 飄逸的白髮老人,作爲理想山中的伴侶,敢於爲將軍出謀劃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旅途中的景象,通過自然與人文的交織,表達了詩人對戰爭與和平、理想與現實的深刻思考。詩中「蒲塞蘭油」與「金狨翠駮」等意象生動描繪了旅途的艱難與美麗,而「柸酒歌三疊」與「重英詠二矛」則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感慨。最後,詩人以「飄然皓首芝山侶」自喻,表達了自己雖老猶壯,願意爲國家和人民出謀劃策的豪情壯志。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