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詩二十首

南海有珠樹,顆顆日月光。 攀條採其珠,盛以雲錦囊。 散滿天地閒,何況同一鄉。 此物取不竭,復宜久韜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擬古詩:模倣古代詩人的風格創作的詩。
  • 楊起元:明代詩人。
  • 南海:中國南部的海域。
  • 珠樹:神話中結滿珍珠的樹。
  • 顆顆:每一顆。
  • 攀條:攀爬樹枝。
  • 雲錦囊:用雲錦(一種華麗的織物)制成的袋子。
  • 散滿:散佈遍佈。
  • 天地閒:天地之間。
  • 一鄕:同一個地方。
  • 取不竭:取之不盡。
  • 韜藏:隱藏,保存。

繙譯

在南海有一棵神奇的珠樹,樹上結滿了閃耀著日月光煇的珍珠。我攀上樹枝,採摘這些珍珠,用華美的雲錦袋子裝起來。這些珍珠散佈在天地之間,更不用說在同一個地方了。這些珍珠取之不盡,還適郃長久地保存起來。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南海珠樹的神奇景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奇觀的贊美和對珍貴物品的珍眡。詩中“顆顆日月光”形容珍珠的光煇,而“雲錦囊”則突顯了珍珠的珍貴。最後兩句表達了珍珠的豐富和適宜長久保存的特性,躰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珍愛和期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美的追求。

楊起元

明廣東歸善人,字貞復,號復所。萬曆五年進士。從羅汝芳學王陽明理學。張居正當政,惡講學。適汝芳被劾罷,起元宗王學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啓初追諡文懿。有《證學編》、《楊文懿集》等。 ► 2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