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俗念遊仙二首

· 楊慎
匏瓜河上,問津時、半夜朝先歸晚。鶴倦鸞慵行且住,誰遣昌容迎幰。朝採簾掀,夜光杯舉,留醉青霞苑。玉顏掩樗,笑看泓水清淺。 謫來塵世何年,青精紫倩。全縣侶懷同搴。靈境壺天飆靄隔,座上玉書塵滿。赤鯉琴高,青鸞阿母,問訊行當反。五潢似鏡,白榆歷歷秋剪。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匏瓜河:古代神話中的河名,常與仙境聯繫在一起。
  • 問津:詢問渡口,比喻探求途徑或嘗試瞭解。
  • 昌容:古代神話中的仙人名。
  • 幰(xiǎn):古代車上的帷幔。
  • 樗(chū):一種樹木,這裏可能指其木質部分。
  • 泓水:深而清澈的水。
  • 青精:道教中指煉丹的原料,也指仙人的食物。
  • 紫倩:紫色美麗的女子,可能指仙女。
  • 搴(qiān):拔取,採摘。
  • 靈境:仙境。
  • 壺天:道教中的仙境,比喻隱居之地。
  • 飆靄(biāo ǎi):疾風和雲霧。
  • 玉書:指仙家的書籍或文書。
  • 琴高:古代神話中的仙人名。
  • 阿母:指西王母,古代神話中的女神。
  • 五潢:星名,古代天文學中的星宿。
  • 白榆:星名,古代天文學中的星宿。

翻譯

在匏瓜河邊,我詢問渡口,半夜時分朝先歸晚。鶴倦鸞懶,行且停下,不知是誰派遣昌容仙人來迎接。早晨採摘時簾子掀起,夜晚舉起夜光杯,留在青霞苑中醉飲。玉顏掩映在樗木之下,笑着看着清澈淺淺的泓水。

我被謫下凡間已有多少年,青精和紫倩,全縣的伴侶都懷念着一同採摘。靈境與壺天被疾風和雲霧隔開,座上的玉書已積滿塵埃。赤鯉琴高,青鸞阿母,詢問何時應當返回。五潢星宿如同明鏡,白榆星清晰可見,秋天的景象歷歷在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遊歷的圖景,通過豐富的神話元素和細膩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於仙境的嚮往和對塵世的超脫。詩中「匏瓜河」、「昌容」、「青霞苑」等詞語構建了一個神祕而遙遠的仙境,而「青精」、「紫倩」等則增添了詩中的仙氣。通過對仙境的描繪和對塵世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於超凡脫俗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世界的超然態度。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