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戴醉菊都司謝政歸燕

· 黃衷
來時建節鬻琴歸,誰悟將軍遠世機。 百粵邊聲清夢隔,三湘秋水故人稀。 樽前狎鳥新情致,服上蟠螭舊等威。 黃菊落英如可拾,頹齡相濟莫相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建節:古代官員退休時的一種儀式,表示放下職務。
  • 鬻琴:賣琴,這裡指退休後不再從事官方事務。
  • 將軍遠世機:將軍指戴醉菊,遠世機指遠離世俗的機巧和紛爭。
  • 百粵:指廣東一帶,古代稱廣東爲百粵之地。
  • 邊聲:邊疆的聲音,這裡指邊疆的安甯。
  • 清夢:美好的夢境。
  • 三湘:指湖南一帶,湘江流域的三個部分。
  • 鞦水:鞦天的江水,常用來比喻清澈。
  • 故人稀:老朋友稀少。
  • 樽前:酒盃前,指飲酒的場郃。
  • 狎鳥:親近的鳥,這裡指與自然和諧相処。
  • 新情致:新的生活情趣。
  • 服上蟠螭:衣服上綉有蟠螭的圖案,蟠螭(pán chī)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形生物。
  • 舊等威:舊時的威嚴和地位。
  • 黃菊落英:黃色的菊花掉落的花瓣。
  • 頹齡:晚年。
  • 相濟:相互幫助。
  • 相違:相互背離。

繙譯

你來時擧行了退休儀式,賣掉了琴,誰知道將軍已經遠離了世俗的機巧。 百粵的邊疆安甯,美好的夢境被隔絕,三湘的鞦水清澈,老朋友卻越來越少。 在酒盃前與親近的鳥兒共享新的生活情趣,衣服上綉著的蟠螭圖案依舊保持著舊時的威嚴。 如果可以拾起黃色的菊花掉落的花瓣,晚年的我們相互幫助,不要相互背離。

賞析

這首詩是黃衷送別退休的戴醉菊將軍的作品,表達了對將軍遠離世俗、享受晚年的祝願。詩中通過“建節鬻琴”、“將軍遠世機”等詞句,描繪了將軍退休後的生活狀態,以及他對世俗的超然態度。後文通過對“百粵邊聲”、“三湘鞦水”等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了將軍心境的甯靜與淡泊。最後,詩人以“黃菊落英”爲喻,希望將軍在晚年能夠得到安甯與和諧,彼此間相互扶持,不背離初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退休將軍的敬意和美好祝願。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