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厥(jué):其,他的。
- 迪:開導,引導。此處可以理解爲美好、幸福。
- 老萊:春秋時期楚國隱士,以孝道聞名。
- 瑤池:古代神話中崑崙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後多用來泛指仙境。
- 羅浮:山名,在廣東省東江北岸。
- 綺羅:泛指華貴的絲織品或絲綢衣服,這裏指代富貴人家。
翻譯
老萊子舞動衣袖,爲壽宴增添歡樂的氛圍,此時正如同在仙境中奏樂一般。子女孝順,母親慈愛,品德美好,丹藥靈驗,人長壽如同仙人一樣。洞天之門開啓,羅浮山上的明月升起,福地之橋連通,能聽到鶴嶺的鐘聲。這纔開始認識到富貴人家如春天般美好,仙花似錦,映照得山如紅色般豔麗。
賞析
這首詩以壽宴爲背景,描繪了一幅祥和、美好的景象。詩中通過老萊子的孝道、母慈子孝的美好品德、靈驗的丹藥和長壽的祝願,以及仙境般的美景,表達了對幸福、美好、長壽的嚮往。詩中運用了神話傳說中的元素,如瑤池、仙境等,增添了詩歌的神祕和浪漫色彩。同時,通過對羅浮山、福地橋等自然景觀的描寫,使詩歌具有了一種恢宏的氣勢。最後,以富貴人家的春天和如錦的仙花作結,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華麗,富有藝術感染力。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峯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三年渡遼海,涉瓊南而歸,備嘗艱阻,胸次益瀟灑廓落。再依雷峯,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爲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1311篇诗文
釋今無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孟夏雨後寄黍谷弟園居其一 》 —— [ 清 ] 錢陸燦
- 《 甲寅四月,偶赴琴城,晤西京吾兄,歡談竟日,闊別五六年,精神如昨,出先德柳村圖屬題。柳村都兄之尊人,弟 》 —— [ 清 ] 王季珠
- 《 初夏遊靈鷲冷泉韜光三生石諸勝 》 —— [ 清 ] 汪德容
- 《 初夏病起曉步東園二首 》 —— [ 宋 ] 楊萬里
- 《 首夏静宜園駐蹕 其一 》 —— [ 清 ] 弘歷
- 《 初夏幽居雜賦七首 》 —— [ 宋 ] 陸游
- 《 花時留郡歸已初夏即事六首 》 —— [ 宋 ] 黎廷瑞
- 《 四月返湖廬 》 —— [ 清 ] 陳曾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