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赴舉時賦七律一首留別諸公適時敏以詩來即用其韻
同時濟濟盡英才,況復清朝景運開。
幸與諸公作先路,敢期三策便掄魁。
秦淮山好天開畫,揚子江深地走雷。
應到高秋明月夜,思君直上鳳凰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濟濟(jǐ jǐ):衆多的樣子。
- 況復:況且又。
- 景運:指好時運。
- 先路:指走在前面帶路。
- 掄魁:科舉考試中獲得第一名。
- 秦淮:秦淮河,南京的一條河流。
- 揚子江:長江在南京以下的一段舊稱。
翻譯
當時衆多的人才一同匯聚,況且又正值清朝好時運展開。有幸能和諸位公才一同前行引領,怎敢期望憑藉三條對策就能奪得科舉魁首。秦淮河畔的山美好得如同天展開的畫卷,揚子江江水深沉,彷彿大地在發出雷鳴般的聲響。應當到深秋明月高懸的夜晚,思念着您一直登上鳳凰臺。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初次參加科舉考試時所作,表達了他對當時人才濟濟的感慨,以及對自己考試的期望和對未來的憧憬。詩的首聯描繪了人才衆多和時運昌盛的情景,爲下文的表達奠定了基礎。頷聯表達了作者希望能和衆人一起引領前行,並且對科舉取得好成績抱有一定的期望,但又不敢過於自負。頸聯通過描寫秦淮河和揚子江的景色,展現出了大自然的壯麗,也可能暗示了作者對廣闊前程的嚮往。尾聯則表達了在深秋明月夜對友人的思念以及登上鳳凰臺的願望,體現了作者的情感寄託。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真摯,既表現了作者的壯志豪情,又流露出對友情的珍視。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驄馬吟送同年於器之副憲浙江 》 —— [ 明 ] 顧清
- 《 同年宋良佐巡按得代以書留別賦此寄贈 》 —— [ 明 ] 顧清
- 《 題張性夫小景四絶句 其一 》 —— [ 明 ] 顧清
- 《 上苑聞鳩 》 —— [ 明 ] 顧清
- 《 八月一日奉叔父且閒翁遊鶴涇田舍 》 —— [ 明 ] 顧清
- 《 題畫送夏時臣尹龍遊 》 —— [ 明 ] 顧清
- 《 施先生希祿佐永州有善政秩滿借留入爲宗人府經歷升知雲南姚安府惜其遲暮而喜遠人之得所依也作三絕句送之 》 —— [ 明 ] 顧清
- 《 齋居覽菽園雜記有感呈三江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