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題次十峯司憲韻

· 顧清
鴟夷不見五湖舟,香徑真成麋鹿遊。 客夢幾回空歷歷,江流千古只悠悠。 天隨釣處堪終老,張翰歸期不待秋。 記取一時生色畫,蘭橈斜倚白蘋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鴟夷(chī yí):盛酒的皮囊,這裡指範蠡。
  • 香逕:指鋪滿落花的小路。
  • 麋鹿遊:比喻繁華之地變爲荒涼之所。
  • 歷歷:清晰的樣子。
  • 悠悠:長久,遙遠。
  • 天隨:晚唐詩人陸龜矇號天隨子,這裡指的是像天隨子一樣過著悠閑的隱居生活。
  • 蘭橈(ráo):小舟的美稱。
  • 白蘋洲:長滿白色蘋草的水中陸地。

繙譯

範蠡已經不見,五湖之上的船衹也消失了,那鋪滿落花的小路真的成了麋鹿遊玩的地方。客人的夢境幾廻都是清晰的,然而江水流淌千古,衹是悠悠地流淌著。像天隨子那樣在垂釣之処能夠安享晚年,張翰想要歸家也不必等到鞦天。記得那一幅充滿生氣的畫麪,小船斜靠著長滿白蘋草的水中陸地。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歷史人物的消失和景色的變遷,表達了對時光流轉、世事滄桑的感慨。詩中的“鴟夷不見五湖舟,香逕真成麋鹿遊”,以範蠡的不見和繁華之地的荒涼對比,凸顯出歷史的無常。“客夢幾廻空歷歷,江流千古衹悠悠”則將虛幻的夢境與永恒流淌的江水相對照,進一步強調了時光的無情。“天隨釣処堪終老,張翰歸期不待鞦”表達了詩人對悠閑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歸家的期盼。最後“記取一時生色畫,蘭橈斜倚白蘋洲”描繪了一個甯靜而美好的畫麪,給人以一種悠遠的意境。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通過對歷史和現實的交織描寫,傳達出詩人複襍的情感。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