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原復之南京刑部

· 顧清
水雲亭上坐論詩,眼見紅芳落酒卮。 好景一番連孟夏,故人相繼作分司。 風波道路君應識,冰檗心懷我舊知。 兩字哀矜一尊酒,臨歧不唱渭城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水雲亭:亭的名字。
  • 酒卮(zhī):酒杯。
  • 孟夏:夏季的第一個月,即農曆四月。
  • 分司:在唐宋時期,中央官員在地方任職的一種形式,這裏指到外地任職。
  • 風波:比喻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
  • 冰檗(bò):形容人的生活清苦,有操守。
  • 哀矜(jīn):指憐憫、同情。

翻譯

在水雲亭上坐着談論詩歌,眼睜睜看着紅花紛紛落入酒杯之中。美好的景色一直延續到初夏,老朋友接連要到外地去任職。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你應該是知道的,你那如冰檗般清苦有操守的心懷我一直是瞭解的。帶着憐憫同情之心敬你一杯酒,在分別的路口不再唱那《渭城曲》。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顧清爲送別李原復前往南京刑部任職而作。詩的首聯描繪了在水雲亭上論詩飲酒的情景,落花入酒卮的描寫增添了幾分詩意和淡淡的憂傷。頷聯點明時間爲孟夏,同時表達了故人相繼離別的感慨。頸聯則提到了人生道路的風波,以及對友人堅守操守的瞭解和信任。尾聯中「哀矜」一詞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同情和不捨,「臨歧不唱渭城詞」則表現出詩人試圖以一種不同於常規送別的方式,來減輕離別的悲傷。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通過對景色、離情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牽掛。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