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鳴玉:古人在腰間佩玉,行走時相擊發聲,所以叫鳴玉,也用以比喻出仕在朝。(鳴,讀作「míng」)
- 薰風:和暖的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薰,讀作「xūn」)
- 紫清:指天空。因仙人居住在天上,故以紫清借指仙境。
- 日華:太陽的光華。
- 流採:閃耀的光彩。
- 一鶚:比喻出類拔萃的人。(鶚,讀作「è」)
- 秋期:指科舉考試的日期。
- 雙鳧:指地方官。(鳧,讀作「fú」)
- 封域:疆域,領地。
- 關輔:指關中及三輔地區。
翻譯
在和暖的東南風下,你這朝廷官員即將啓程前往南樂。陽光的華彩照耀着你,讓你顯得光彩照人。你這樣出類拔萃的人再次參加科舉考試的日子將近了,現在暫時離開去赴地方官之任,就如清晨的鳥兒翅膀輕盈。南樂這個地方沒有超出關中及三輔地區的範圍,然而分別之際,無奈的是這故人之情。你歸來的車駕進入境內時應頻頻停留,一路上會有父老們在繁茂的棠樹蔭下迎接你。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表達了詩人對王汝昭的祝福和不捨。詩的首聯通過「鳴玉」「薰風」「紫清」「日華」「流採」等詞語,描繪了一個風和日麗的送別場景,同時也烘托出王汝昭的美好形象和光明前途。頷聯中「一鶚」「秋期」「雙鳧」等詞,既表達了對王汝昭才華的肯定,也點明瞭他此次赴任的身份和即將面臨的科舉考試。頸聯則提到了南樂的地理位置,以及詩人與王汝昭分別時的無奈之情。尾聯想象了王汝昭歸來時的情景,「歸輪入境應頻駐,一路棠陰父老迎」,表現出詩人對他的期望和當地百姓對他的歡迎。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用詞精準,充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功底和對友人的深情厚誼。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堵氏母七十 》 —— [ 明 ] 顧清
- 《 歲雲晚矣園居獨謠追始惟今斐然有述八章 》 —— [ 明 ] 顧清
- 《 冬夕餞師邵柱史出按西川用子容侍讀韻 》 —— [ 明 ] 顧清
- 《 樂間園為同年夏如山賦十二首 其九 柯枰山 》 —— [ 明 ] 顧清
- 《 庚申齋居和錢世恆僉憲 》 —— [ 明 ] 顧清
- 《 題竹 》 —— [ 明 ] 顧清
- 《 晚坐東軒睹水木山亭知爲夏忠靖公賜第感舊懷賢得絕句八首 》 —— [ 明 ] 顧清
- 《 六月廿二日天彝生辰諸親友攜酒來賀蓼莪棠棣並感予懷因書俗語爲八絕句示之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