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夏五月海幢抽並頭蘭兩枝適澹歸西堂至自丹霞有詩亦引其意作二律即以誌喜
君子宜花引類清,始知吾道未孤行。
雙輪獨現高空影,一蒂先傳妙葉情。
已愛紫荊敦往事,休將白水插閒瓶。
尋常亦有傷懷意,無著虛傳弟與兄。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海幢:寺廟名。
- 抽:長出(新枝或新芽)。
- 並頭蘭:兩朵蘭花並生在一處。
- 適:恰好。
- 澹歸:人名。
- 丹霞:山名或地名。
- 吾道:我的主張或學說。
- 孤行:孤單地進行,這裏指無人支持或認可。
- 輪:此處比喻蘭花的花朵形狀。
- 蒂:花或瓜果跟枝莖相連的部分。
- 紫荊:象徵兄弟和睦。
- 敦:注重,推崇。
- 白水:這裏可能指清水。
- 閒(xián)瓶:閒置的花瓶。
- 無著:佛教術語,指沒有執着的境界。可能在此詩中有特別的寓意,需要結合作者的思想和整首詩的語境來理解。
翻譯
君子應該喜愛蘭花以顯其清雅之性,才知道我的理念並非無人認同而孤單踐行。 兩朵蘭花並生,各自展現出高懸空中的美麗影子,一根花蒂先傳遞出奇妙的情意。 已經喜愛紫荊所蘊含的注重兄弟和睦的往事,就不要將清水隨意插入閒置的花瓶中(意爲不要隨意對待情誼)。 平常也會有傷感懷念的情緒,但不要陷入無執着的虛幻之境,而忽略了兄弟間的情誼。
賞析
這首詩以海幢寺中並頭蘭的綻放爲契機,表達了作者對於自己的理念得到認同的欣慰,以及對情誼的重視。詩中通過對並頭蘭的描寫,象徵着美好的情感和理念。作者以蘭花的雙輪獨現、一蒂傳情來寓意自己的理念並非孤立,同時借紫荊敦往事,強調了對兄弟和睦情誼的珍視。詩的最後則表達了對平常生活中傷懷情緒的一種超脫態度,提醒人們不要陷入虛幻的境界而忽略了真實的情誼。整首詩意境清新,寓意深刻,用典自然,體現了作者對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峯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三年渡遼海,涉瓊南而歸,備嘗艱阻,胸次益瀟灑廓落。再依雷峯,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爲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1311篇诗文
釋今無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丁酉五月郭守恩戰歿武戡走入壁守恩勇將有智略 》 —— [ 宋 ] 劉敞
- 《 獨遊 》 —— [ 宋 ] 鄭思肖
- 《 寒甚下山訪病兒存沒道中逢夏仲力下小竹舁慄不能語哀我無衣授之以絮歸山有詠志感也 》 —— [ 明 ] 王夫之
- 《 夏五過弟黍谷中丞別業賦贈其一 》 —— [ 清 ] 錢陸燦
- 《 夏中詶於逖畢耀問病見贈 》 —— [ 唐 ] 獨孤及
- 《 至齊五月兩院獄空喜而成詠 》 —— [ 宋 ] 祖無擇
- 《 至鄂期年以饟事不給於詩己亥夏五廿有八日始解維雪錦夜宿興唐寺繁星滿天四鼓遂行日初上已抵滸黃洲幾百裏矣午 》 —— [ 宋 ] 岳珂
- 《 仲夏齋居偶題八韻寄微之及崔湖州 》 —— [ 唐 ]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