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博山首座雪大師

奪得吾師肘後符,宗門牢落賴匡扶。 鏌鋣橫按非誇手,寶鏡高懸正是渠。 聚散緣繇誰變異,往來何假雁傳書。 玄沙白紙三緘密,千里同風井覷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博山:**原指江西廣豐縣西南的博山,後常用以指禪林。
  • **首座:**指居首位的座者,這裏是對雪大師的尊稱。
  • **肘後符:**比喻得到師父的真傳或祕訣。
  • **宗門:**佛教語,爲禪宗的通稱,這裏泛指佛教各宗。(「禪」讀音:chán)
  • **牢落:**孤寂、荒涼的樣子,這裏指宗門的衰落。
  • **匡扶:**扶持、救助。
  • **鏌鋣(mò yé):**古代寶劍名,這裏比喻高超的佛法修爲。
  • **誇手:**高手,此指炫耀自己的能力。
  • **寶鏡:**佛教中常用來象徵佛性或智慧的明淨之鏡。
  • **渠:**他,這裏指雪大師。
  • **緣繇(yóu):**同「緣由」,指原因。
  • **玄沙:**五代時高僧義存禪師的法號,這裏借指佛法的深奧境界。
  • **三緘密:**形容說話謹慎,這裏指對佛法的領悟和傳承應該保持慎重和隱祕。
  • **同風:**指具有相同的風範或風格。
  • **井覷驢:**禪林用語,驢在井邊覷視自己的身影,比喻對自我的觀照和省悟。

翻譯

我得到了師父的真傳祕訣,佛教各宗的衰落需要依賴雪大師的扶持救助。雪大師橫着按住鏌鋣寶劍並非是爲了炫耀,那高懸的寶鏡正象徵着他。世間的聚散緣由是誰在變化呢,人與人之間的往來又何必藉助大雁傳書呢。佛法的深奧境界如同玄沙白紙般需要謹慎嚴密地領悟傳承,千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如同雪大師一樣的風範,如同在井邊觀照自我的驢子一般進行省悟。

賞析

這首詩是寫給博山首座雪大師的,表達了對雪大師的敬仰和對佛法的理解。詩的首聯表明作者得到了師父的真傳,同時強調了雪大師對宗門衰落的匡扶作用,體現了雪大師的重要地位。頷聯通過「鏌鋣橫按」和「寶鏡高懸」的形象描寫,展現了雪大師的高超佛法修爲和智慧。頸聯探討了聚散的緣由和人與人之間的往來,傳達出一種對世間變化的洞察和對不必藉助外在形式進行交流的理解。尾聯則以「玄沙白紙三緘密」表達了對佛法領悟和傳承的慎重態度,最後以「千里同風井覷驢」強調了雪大師的風範以及對自我觀照和省悟的重要性。整首詩運用了豐富的佛教意象和隱喻,富有禪意,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佛法和雪大師的深刻體悟。

釋道丘

道丘(一五八六—一六五八),字離際,晚號棲壑。順德人。俗姓柯。開山雲頂,因號雲頂和尚。從碧崖剃染,禮法性寺寄庵大師受圓具戒。後訪六祖新州故址,道經端州,入主法慶雲寺,爲鼎湖開山之祖。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