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薪
秋霖害我稼,卒歲淪洪淵。
青山富薪槱,猛虎當晝眠。
炊人屢告罄,飢僕怒爭先。
平生怯懦心,蜂蠆等戈鋌。
會衆伐金鼓,長驅陟其巔。
我進彼亦退,芟夷砉無前。
方舟雜稛載,浩歌戒言旋。
陰風海上來,白雨如奔川。
飄零不自救,狼籍遍原田。
虎暴厭人肉,村墟哭相傳。
履險指一爨,命鄰倀鬼編。
幸勝天覆爾,栽培豈其然。
生人亦已久,穢德薰彼玄。
鴟梟啄鸞鳳,闒茸乘後賢。
橫奔不復制,伊鬱誰當宣。
由來城門火,橫及池中鮮。
嚴霜下百草,豈擇蘭與荃。
沮洳本自處,屢空誰爾憐。
似聞老農說,豐穰在明年。
行看飫漿酒,豈復憂廚煙。
小忍濟乃大,天運有推遷。
再拜謝老農,買金鐫爾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秋霖:秋日的淫雨。
- 薪槱(yǒu):亦作「薪楢」,可作柴薪的樹木。
- 告罄:宣告完畢,多指財物用完或貨物售完。
- 蜂蠆(chài):指蜜蜂和蠆,都是有毒刺的蟲類。
- 戈鋌(tǐng):一種兵器。
- 芟夷(shān yí):剷除,削平。
- 砉(huā):形容迅速動作的聲音。
- 稛(kǔn)載:以繩束財物,載置車上。
- 陰:此處指陰冷的。
- 履險:經歷險阻。
- 爨(cuàn):竈。
- 倀鬼(chāng guǐ):傳說中被虎咬死的人變成的鬼,又引虎吃人。
- 穢德:穢惡之行,道德敗壞。
- 玄:深遠。
- 鴟梟(chī xiāo):鳥名,古人對貓頭鷹的文言叫法。
- 闒茸(tà róng):指地位卑微或品格卑鄙的人。
- 伊鬱:憂憤鬱積。
- 沮洳(jù rù):低溼之地。
- 屢空:經常貧困,謂貧窮無財。
- 豐穰(ráng):豐收。
翻譯
秋日的淫雨損害了我的莊稼,一年到頭都沉淪在災難中。青山上有豐富的可做柴薪的樹木,猛虎在白天也會睡覺。做飯的人多次宣告柴薪用完,飢餓的僕人憤怒地爭相去砍柴。我平生有怯懦的心,就像蜂蠆和兵器一樣。大家集合起來去砍柴,敲着金鼓,長驅直入登上山頂。我前進對方就後退,剷除起來迅速沒有阻礙。方舟上滿載着柴薪,高歌着告誡後就回返。陰冷的風從海上吹來,白色的雨像奔騰的河流。四處飄零無法自救,雜亂地遍佈在原野上。老虎殘暴厭倦了吃人,村裏到處傳來哭聲和傳言。經歷艱險只是爲了一個竈火,讓鄰居像倀鬼一樣去幫忙。幸而戰勝了困難上天又如此,難道是自然的栽培就是這樣。人類生存也已經很久了,穢惡的德行薰染了深遠。貓頭鷹啄食鸞鳳,卑鄙的人欺凌賢能的人。肆意奔走不再被約束,憂憤鬱積誰來宣揚。向來城門的失火,會蔓延到池塘中的魚兒。嚴霜降下在百草上,哪會選擇蘭花和香草。身處低溼之地是自己的選擇,經常貧困誰會可憐。好像聽說老農民說,豐收在明年。期待着盡情享受美酒,哪裏還會擔憂廚房的炊煙。小的忍耐會成就大的事情,上天的命運有推移變化。再次拜謝老農民,買了金子刻下他的話語。
賞析
這首詩以「伐薪」這一生活事件爲切入點,描述了一系列的艱難困苦和世態炎涼。詩中通過描寫秋霖毀稼、砍柴艱辛等場景,反映了生活的不易和人們在困境中的掙扎。同時,也譴責了社會中惡勢力對善的壓迫,如「鴟梟啄鸞鳳,闒茸乘後賢」,體現了對不公正現象的批判。詩中的景與情緊密結合,如陰冷風雨等景象,更增添了整首詩的悲涼氛圍。最後,從老農的話中又看到了對未來的一絲希望,並領悟到忍耐和順應天命的道理。此詩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現實和人生的複雜,具有較高的思想深度和藝術價值。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喬時章除瑞安侯訓導侯實慈壽宮弟時章內翰師召子也 》 —— [ 明 ] 顧清
- 《 八月十五夜 》 —— [ 明 ] 顧清
- 《 哭次兒天敘寄兩弟五首其一 》 —— [ 明 ] 顧清
- 《 春日雜興 》 —— [ 明 ] 顧清
- 《 讀味苓所著桑陰夢戲書其後 》 —— [ 明 ] 顧清
- 《 蔣監事濟民出主靖安簿盖不得於其長也為題其秋塘白鷺圖送之 》 —— [ 明 ] 顧清
- 《 三月廿一日書事 》 —— [ 明 ] 顧清
- 《 初九日見紅梅約味苓同賞是日新作水樓亦欲詩人過之爲後來嘉話也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