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在京師趙君希德有南遊之約四月廿五風雨中忽相見於東樓留兩月別去將由金陵視其侄錦衣君而歸賦此爲贈

· 顧清
極目燕雲望海鴻,江樓一笑雨兼風。 行邊戲語三年約,夢裏清歡兩月同。 歸棹細穿汀草綠,別尊新剝水菱紅。 京華南北多親舊,爲說音書近懶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雲:泛指華北地區。
  • (zhào):船槳,這裏代指船。
  • (tīng):水邊平地,小洲。

翻譯

極力遠望華北之地,盼望着南飛的鴻雁,在江樓中我們相逢,這一笑伴隨着風雨。出行前曾戲言定下三年的約定,夢裏那清晰的歡樂如同這兩個月我們一起度過的時光。歸途中的船兒緩緩穿過那綠色的水邊草地,分別時新剝開的水菱紅嫩誘人,酒杯裏斟滿美酒。京城的南北有許多親朋好友,我想對他們說我近來懶於互通音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趙君希德的相遇與分別。首聯通過「極目燕雲望海鴻」營造出一種悠遠的意境,「江樓一笑雨兼風」則在風雨中增添了一份別樣的情感。頷聯回憶了他們出行前的約定以及共同度過的兩個月的歡樂時光。頸聯描寫了分別時的情景,「歸棹細穿汀草綠,別尊新剝水菱紅」,畫面感十足,綠色的汀草和紅色的水菱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增添了離別的氛圍。尾聯則提到京城的親舊,以及自己懶於通音信的情況,或許是這段與友人的相聚讓詩人暫時忘卻了其他瑣事。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細膩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離別的感慨。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