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礬弟:礬,讀音(fán)。詩中指礬石,此處以礬石和梅類比兄弟情誼,「礬弟」可理解爲如同礬石般的弟弟(在詩中用來指代作者自己)。
- 梅兄:梅花,常被文人用來象徵高潔的品質,這裏以梅兄指代澄夫先生,表示對其的敬重。
- 月露呈:形容文章辭藻優美,像月露般清新潤澤。
- 虛館:空館,閒置的館舍。
- 國士:國中才能最優秀的人。
- 舊遊:昔日的交遊。
- 端:的確,確實。
- 襲香名:繼承美好的名聲。
- 騷壇:詩壇。
- 申令:發佈命令,這裏指在詩壇上發揮影響力。
- 殘膏:剩餘的恩澤或知識。
- 來裔:後代子孫。
翻譯
早就知道我這個如同礬石般的弟弟想念着如梅花般高潔的兄長,現在又看到了新的詩篇,辭藻如月光露水般清新潤澤。閒置的館舍或許能夠留住國中傑出的人才,過去愉快的交遊確實讓人高興能繼承這美好的名聲。在這詩壇上今日初次施展影響力,棋社裏有誰膽敢訂立盟約呢。我願將所有剩餘的恩澤和知識都傳給後代子孫,不應該因漂泊不定而感嘆人生無常。
賞析
這首詩以親切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澄夫先生的思念與敬重,同時也展現了對文學和友誼的珍視。詩中通過「礬弟憶梅兄」的比喻,巧妙地表達了兄弟般的情誼。「又見新篇月露呈」讚美了對方的文學才華。「虛館可能留國士」表達了對人才的渴望和尊重。「騷壇此日初申令,棋社何人敢訂盟」則強調了在詩壇和棋社中的影響力和自信。最後兩句表達了對傳承和人生的思考,體現了一種積極的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富有韻味。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