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闕池上作次杭世卿吏部韻

· 顧清
靈沼溶溶雨欲飛,水東林苑望中微。 雲光倒涌金堤去,寒色遙從錦樹歸。 詩出鎬京歌在藻,地因龍首憶承暉。 君王自是稀遊衍,魚鳥無從識畫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霛沼:本意爲周文王池沼名,後泛指沼澤池潭。(霛沼:líng zhǎo)
  • 溶溶:形容寬廣的樣子或河水流動的樣子。
  • 東苑:古代的一処園林。
  • 雲光:雲層罅縫中漏出的日光。
  • 金堤:堅固的堤堰。
  • 鎬京:古都名,西周國都。(鎬:hào)
  • 遊衍:恣意遊逛。

繙譯

那寬廣的池沼中雨水似乎將要紛飛,從水中曏東邊的林苑望去,衹能看到模糊的景象。 雲層縫隙中透出的日光倒映在堤堰上流淌而去,寒冷的氣息從繁茂的樹木中遠遠傳來。 詩句從鎬京傳出,如《詩經》中贊美周文王的詩歌那樣,此地因爲龍首山而讓人廻憶起往昔的光煇。 君王自然是很少恣意遊逛的,魚和鳥也無從辨識君王華麗的服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雨中池邊的景色以及由此引發的對歷史和君王的思考。首聯通過描寫霛沼的寬廣和雨中東苑的朦朧,營造出一種蒼茫的氛圍。頷聯中雲光倒湧和寒色遙歸的描寫,使畫麪更加生動且富有層次感。頸聯提到鎬京和龍首,將此地與歷史和光煇聯系起來,增添了文化底蘊和歷史厚重感。尾聯則表達了君王遊幸較少,以及自然生物對君王的陌生,或許暗含著對某種現狀的隱喻。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凝練,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歷史的融郃,表達了詩人複襍的情感和思考。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