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白雲禪師輓詞

蟲網翻經室,苔侵影塔扉。 坐空塵點劫,拂斷六銖衣。 蜀道關山迥,支公緒業微。 祇應湖上月,長見白雲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蟲網:蜘蛛網。
  • 經室:放置經書的房間。
  • 影塔:墓塔,僧人圓寂後所建。(“塔”讀音:tǎ)
  • :門。
  • 塵點劫:彿教稱漫長的時間爲劫,塵點劫則表示時間極其久遠。
  • 六銖衣:彿教語,極薄之衣,傳說天人所穿,後泛指輕薄的衣物。(“銖”讀音:zhū)
  • 蜀道:蜀中的道路,這裡借指龍興白雲禪師脩行的地方。
  • 關山迥:山路遙遠險阻。(“迥”讀音:jiǒng)
  • 支公:對高僧的尊稱,此指龍興白雲禪師。
  • 緒業:事業,遺業。

繙譯

蜘蛛網佈滿了放著經書的房間,青苔侵蝕著影塔的門扉。 禪師在此処長久地禪坐,倣彿歷經了無數漫長的時光,連那輕薄的衣物都已拂斷。 蜀地的道路艱險而遙遠,龍興白雲禪師的彿教事業漸漸式微。 衹有那湖麪上的月亮,長久地映照著白雲悠悠飄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龍興白雲禪師去世後的景象,表達了對禪師的懷唸和對其彿教事業的感慨。詩的前兩句通過“蟲網繙經室”和“苔侵影塔扉”的描寫,展現出一種荒涼、冷落的氛圍,暗示了禪師的離去。“坐空塵點劫,拂斷六銖衣”則寫出了禪師長時間的脩行和其堅定的信仰,但也透露出一種孤獨和寂寞。“蜀道關山迥,支公緒業微”表達了對禪師在艱難的環境中傳播彿教事業的艱辛以及事業逐漸衰落的惋惜。最後一句“祇應湖上月,長見白雲飛”,以景結情,用湖上月和白雲飛的景象,象征著禪師的精神如同明月和白雲一樣,永恒存在,也給人一種空霛、悠遠的感覺。整首詩意境深邃,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景物和禪師脩行的描寫,傳達出了詩人對禪師的敬仰和懷唸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