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白雲禪師輓詞

振錫朝天去,歸來獨掩扉。 翰林曾頌橘,刺史亦留衣。 行道空陳跡,遺言可表微。 重來法雲地,猶想雨華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振錫(zhèn xī):謂僧人持錫出行。錫,錫杖,杖頭有錫環,振之以發聲。
  • (fēi):門。
  • 翰林:古代官名。
  • 頌橘:原指歌頌橘樹之美,後常用來讚美品德高尚或有才華的人。
  • 刺史:古代官名。
  • 陳跡:過去的事蹟。
  • 表微:表明微細的事。
  • 法雲地:佛教語,爲菩薩修行的第十個階位。此指高僧修行之地。
  • 雨華:佛教語,謂諸天爲讚歎佛說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

翻譯

手持錫杖朝天上走去,回來後獨自關上房門。 曾在翰林院歌頌品德高尚之人,也曾被刺史挽留留下衣衫作爲紀念。 高僧的修行之路只空留過去的事蹟,但其遺言可以表明他細微之處的深意。 再次來到高僧修行的地方,還想象着如同諸天散花如雨般的美妙景象。

賞析

這首詩是對龍興白雲禪師的輓詞,表達了對禪師的懷念和敬仰之情。詩的首聯通過「振錫朝天去」描繪了禪師離世的情景,「歸來獨掩扉」則表現出禪師迴歸後的孤獨與寂靜。頷聯通過「翰林曾頌橘,刺史亦留衣」,用兩個事例讚揚了禪師的品德和才華,顯示出他在人們心中的崇高地位。頸聯「行道空陳跡,遺言可表微」,表達了對禪師過往事蹟的懷念以及對其遺言中蘊含深意的肯定。尾聯「重來法雲地,猶想雨華飛」,詩人再次來到禪師修行之地,想象着曾經的美好景象,蘊含着對禪師的深深思念和緬懷之情。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對禪師的讚頌和對其離去的感慨,傳達出一種對高僧的敬仰和對佛教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