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宜人生日有感用乙亥歲韻

· 顧清
象服遺容故儼然,繐帷尊酒又殘年。 灞陵共隱嗟予晚,北郭安貧藉爾賢。 千里關河愁跋涉,一封雲壟待歸全。 鹿車本約山中賦,翻作東城薤露篇。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象服:古代貴族婦女穿的一種禮服,上面繪有各種圖案。象(xiàng)
  • 儼然:整齊的樣子;莊重的樣子。
  • 繐帷:靈帳。
  • 尊酒:指祭奠之酒。
  • 殘年:一年將盡的時候。
  • 灞陵共隱:用西漢文帝與竇皇后同葬灞陵併合葬微時貧賤時的傳說,此處指夫妻共同生活。
  • (jiē):嘆息。
  • 北郭安貧:指過着貧困卻安之若素的生活。
  • :這裏指賢德。
  • 關河:關山河川,這裏指路途遙遠險阻。
  • 跋涉(bá shè):爬山蹚水,形容旅途艱苦。
  • 雲壟:指墳墓。
  • 歸全:指善終,圓滿地死去。
  • 鹿車:本意爲古代的一種小車,此處借指歸隱的車子。
  • 薤露(xiè lù)篇:古代輓歌,用於喪葬時,借喻人的生命短促。

翻譯

亡妻的遺容還如生前那般端莊整齊,靈帳中的祭奠之酒,又是一年將盡之時。我嘆息未能如古人那般與你同隱灞陵,在城北過着安貧的生活全靠你的賢德。千里關山河川,我憂愁這路途的艱難跋涉,那一封書信彷彿告知我你的墳墓等待我歸去相伴,以求圓滿。原本約定好一同歸隱山中,卻沒想到如今成了東城的輓歌。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亡妻宜人生日時所作,表達了對亡妻的深切懷念和悲痛之情。詩的首聯通過描寫亡妻的遺容和祭奠之酒,營造出一種悲傷的氛圍。頷聯作者感嘆自己未能與妻子像古人那樣共隱,突出了對妻子的愧疚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頸聯則表達了作者對路途遙遠、難以歸鄉與妻子相伴的憂愁。尾聯中「鹿車本約山中賦」表達了曾經的美好願望,而「翻作東城薤露篇」則展現出願望破滅的悲哀,以及生命無常的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用典自然,將作者對亡妻的思念和悲痛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