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送馮濯庵亞卿扈從巡邊

· 顧清
祖道衣冠盡列卿,早涼天氣獸袍輕。 飛龍正協防邊令,司馬新兼足餉名。 紫塞封疆猶瀚海,紅雲城闕儼神京。 王師不作犁庭戰,須使遐方識聖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祖道:古代爲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祖,zǔ,祭祀路神)
  • 列卿:指九卿,中央政府各部門的高級官員。
  • 早涼天氣:清晨涼爽的氣候。
  • 獸袍:用獸皮製成的袍子。
  • 飛龍:這裏可能指皇帝,也象徵着皇權。
  • :符合,配合。
  • 防邊令:防守邊疆的命令。
  • 司馬:古代官名,掌管軍事。
  • :同時具有。
  • 足餉名:確保軍餉充足的職責。
  • 紫塞:北方邊塞。
  • 封疆:邊界。
  • 瀚海:原本指北方的大湖,後也泛指北方廣大地區的沙漠。(瀚,hàn)
  • 紅雲城闕:指京城,因城闕高大壯觀,遠望如紅雲籠罩。
  • :宛如,好像。
  • 神京:京城。
  • 王師:朝廷的軍隊。
  • 犁庭:徹底掃平敵人。

翻譯

在送行的儀式上,各位高級官員們都身着盛裝。清晨涼爽的天氣中,人們穿着輕便的獸皮袍子。皇帝的旨意正與防守邊疆的命令相契合,司馬新承擔着確保軍餉充足的職責。北方的邊塞就如同廣闊的瀚海,而紅雲籠罩下的城闕宛如神聖的京城。朝廷的軍隊並非要進行徹底掃平敵人的戰爭,而是要讓邊遠地區的人們瞭解聖上的仁德之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馮濯庵亞卿扈從巡邊的場景,既展現了朝廷對邊疆防禦的重視,也傳達了一種和平、仁愛的理念。詩的首聯通過描寫送行的場面和天氣,烘托出莊重的氛圍。頷聯說明了皇帝的旨意與邊疆防禦的緊密結合,以及司馬的重要職責,體現了朝廷對邊事的重視和安排。頸聯通過對紫塞和紅雲城闕的描寫,展現了邊疆的廣闊和京城的莊嚴。尾聯則表達了王師出征的目的並非是爲了武力征服,而是爲了傳播聖德,使邊遠地區的人們感受到朝廷的關懷,體現了一種以和爲貴、以德服人的思想。整首詩意境宏大,語言典雅,表達了作者對國家邊事的關注和對和平的期望。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