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竇氏迴文詩愛其音調古擬作六首

· 顧清
紋繡重襲密麗綿。筠金間玉續匏弦。分派九河洪滌宣。 薰蘭承蕙藉簡編。墳典遺基隆聖賢。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紋繡(wén xiù):刺繡成的花紋。
  • (xí):量詞,用於成套的衣服。
  • 密麗:細密華麗。
  • 綿:連續不斷。
  • 筠金:筠,竹子的青皮,這裏指像竹子青皮顏色的金屬。
  • (jiàn):間隔,夾雜。
  • 匏弦(páo xián):用匏瓜殼製成的樂器上的弦。
  • 分派:分別劃分。
  • 九河:禹時黃河的九條支流,近人多認爲是古代黃河下游許多支流的總稱。
  • :大。
  • 滌宣:清洗並宣揚。
  • 薰蘭:薰,香草名,也泛指花草的香氣。蘭,蘭花,這裏指散發着蘭花香的植物。
  • 承蕙:承,捧着,這裏可理解爲承載着。蕙,一種香草。
  • 藉簡編:藉,墊着。簡編,泛指書籍。
  • 墳典:三墳、五典的並稱,後轉爲古代典籍的通稱。
  • 遺基:猶遺址。
  • :尊崇。

翻譯

刺繡的花紋重重相襲,細密華麗且連綿不斷。像竹子青皮顏色的金屬與玉石相間,接着是匏弦之音。把九條河流分別劃分開,大水得到清洗並宣揚。薰香的蘭草承載着蕙草,墊在書籍下面。古代典籍的遺址彰顯着聖賢的尊崇。

賞析

這首迴文詩在語言上運用了許多富有古典美感的詞彙,描繪了一系列富有文化內涵和藝術美感的景象。詩中的「紋繡」「筠金」「匏弦」等詞語,展現了古代工藝和音樂的特色;「九河」「墳典」等則體現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整體意境豐富,通過對各種美好事物的描述,傳達出一種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讚美之情。同時,迴文詩的形式使其在語言和結構上具有獨特的魅力,增強了詩歌的藝術表現力。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