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孚若聞秋成寄賀郡守喻侯及元旦口占二首

· 顧清
鬆爐殘火曉猶明,高閣微風送漏聲。 珠鬥漸低長樂觀,綵雲應繞未央城。 青春並阻瞻龍仗,往事閒思聽鹿鳴。 二十五年同仕版,遭逢誰不願昇平。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鬆爐:燒鬆柴的火爐。
  • 漏聲:古代用滴漏計時,漏聲即滴漏之聲,指時間。
  • 珠鬥:星斗。
  • 長樂觀:本爲漢代宮觀名,此處借指君主遊樂的地方。
  • 綵(cǎi)雲:象徵祥瑞的雲氣。
  • 未央城:漢代宮殿,此處借指皇宮。
  • 青雲:青色的雲,這裏也可象徵高官顯爵。
  • 龍仗:皇帝的儀仗。
  • 鹿鳴:指科舉考試。

翻譯

燒鬆柴的火爐中殘餘的火在早晨還亮着,高大的樓閣中有微風傳來滴漏的聲音。星斗漸漸低垂,長樂觀中大概正熱鬧着,祥瑞的彩雲應該環繞着皇宮。青春時光一同被阻礙,無法瞻仰皇帝的儀仗,閒下來回想往事,想起曾經參加科舉考試。二十五年一同在官場上任職,遇到這樣的境況誰不希望天下太平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清晨的景象,以及作者對過去的回憶和對太平盛世的期望。詩的前兩句通過鬆爐殘火和微風漏聲,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略帶寂寥的氛圍。接下來,作者用珠鬥漸低、彩雲繞宮等景象,暗示着時間的推移和宮廷的繁華。然後,作者回憶起自己青春時的經歷,感慨時光的流逝和世事的變遷。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天下太平的渴望,以及與同僚們共同的心願。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用典恰當,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許。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