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亭清節爲胡大聲司寇賦
問君竹亭何處所,言在龍山之陽荊江之滸。江水渺渺山青青,水邊種竹中作亭。
山風時來奏竽籟,江月下照凝霜冰。當時作亭亦漫爾,人誦公清名日起。
皇孫題榜鬱嵯峨,清風幾處錶行窩。
武夷山前溪水碧,越王城上海雲多。秋臺月冷霜華重,心繞南雲不成夢。
起來揮翰走新圖,要我題詩作清閧。竹亭竹亭今若何,自公來後幾人過。
鴻爪雪泥增悵望,石闌苔徑想婆娑。君不見召南茇舍終菸草,惟有甘棠一曲千古被絃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竽籟(yú lài):古代吹奏樂器,這裏指風吹竹子發出的聲音。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勢高峻。
- 翰(hàn):原指長而堅硬的羽毛,後來借指毛筆、文章、書信等。
- 閧(hòng):同「哄」,這裏指熱鬧。
- 茇舍(bá shè):草屋。
- 絃歌(xián gē):依琴瑟而詠歌,也指禮樂教化、學習誦讀。
翻譯
問您竹亭在什麼地方,說是在龍山的南面荊江的岸邊。江水浩渺,山巒青青,在水邊種着竹子並在其中建造了亭子。 山風時常吹來,吹動竹子發出像竽籟般的聲響,江月映照下,竹子彷彿凝結了霜冰。當時建造這個亭子也許有些隨意,然而人們傳頌着您的清廉,您的名聲也日益興起。 皇孫題寫的匾額高大巍峨,清風在幾處地方表明這裏是品行高潔者的居處。 武夷山前的溪水碧綠,越王城上的海雲繁多。秋臺月冷,霜華濃重,心中縈繞着南方的雲彩,難以成夢。 起來揮筆繪製新的圖畫,邀請我題詩來增添熱鬧。竹亭啊竹亭現在怎麼樣了,自從您來過後有幾人經過呢? 過去的痕跡如同雪泥上的鴻爪,增添了惆悵和盼望,石欄杆和長滿青苔的小路讓人想象到枝葉搖曳的樣子。 您沒看到召南的草屋最終化作了菸草,只有那甘棠樹的詩篇,千古以來一直被人們以琴瑟歌詠傳頌。
賞析
這首詩以詢問竹亭的位置開篇,描繪了竹亭所處的優美環境,山青水渺,風動竹響,月照凝霜,烘托出一種清幽的氛圍。詩中通過描寫竹亭的建造以及它所代表的清廉名聲的傳播,展現了主人公的高尚品質。同時,提到皇孫的題榜和幾處清風錶行窩,進一步強調了這裏的特殊意義。接着,詩人通過描寫武夷山前的溪水、越王城上的海雲,以及秋臺的冷霜,表達了一種悠遠的情思和對過去的回憶。詩的後半部分,詩人感慨竹亭的現狀,以及過去的痕跡所帶來的悵惘,最後以召南茇舍的菸草和甘棠的絃歌作對比,強調了美好品德和事蹟的永恆價值。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將寫景、抒情、議論融爲一體,表達了詩人對竹亭及其所代表的清廉品質的讚美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