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鶴爲海虞曹舜祥賦
青田雙白鶴,脫略塵凡姿。
東海有逸民,心賞同幽奇。
天質不自媚,野情諒難羈。
逍遙雲海間,永與雞羣辭。
鶴也誠可人,愛鶴人可知。
人有異於鶴,賈鞭眩黃梔。
駸尋不自覺,淪沒共污緇。
君子擬鸞鳳,憸壬乃鴞鴟。
我歌愛鶴篇,繼彼乘軒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脫略:放任,不拘束。(「略」讀音爲「lüè」)
- 塵凡:人間,世俗社會。
- 逸民:指避世隱居的人。
- 天質:天然資質。
- 野情:不受拘束的性情。
- 羈:束縛,拘束。(「羈」讀音爲「jī」)
- 逍遙: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賈:商人。(「賈」讀音爲「gǔ」)
- 鞭:鞭子,這裏指商人追求利益的手段。
- 眩:迷惑,迷亂。
- 黃梔:指黃色的梔子,這裏象徵着財富和名利。
- 駸尋:漸進,逐步發展。(「駸」讀音爲「qīn」)
- 污緇:污染變黑,比喻受到不良影響而變壞。
- 憸壬:奸佞的小人。(「憸」讀音爲「xiān」)
- 鴞鴟:貓頭鷹一類的鳥,古人認爲是不祥之鳥,這裏比喻惡人。
翻譯
青田有兩隻白鶴,它們超脫於世俗平凡的姿態之外。東海有一位避世隱居的人,內心欣賞它們的幽靜奇特。它們天生的資質不會自我諂媚,不受拘束的性情實在難以被束縛。在雲海之間自由自在地翱翔,永遠與雞羣辭別。鶴確實是討人喜歡的,喜愛鶴的人的品性也可以由此得知。人中有不同於鶴的,商人被利益迷惑,追求財富和名利。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沉淪,共同受到不良影響而變壞。君子如同鸞鳳,奸佞的小人則像貓頭鷹。我歌唱這愛鶴的篇章,繼那諷刺追求高位之人的詩詞之後。
賞析
這首詩以鶴爲喻,讚揚了鶴的超脫塵俗、自由自在的品質,同時通過對比,批判了那些爲了名利而迷失自我、變得污濁的人,表達了作者對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對奸佞小人的厭惡。詩中用「青田雙白鶴,脫略塵凡姿」描繪鶴的超凡脫俗,「逍遙雲海間,永與雞羣辭」表現鶴的自由不羈。而在寫人時,「人有異於鶴,賈鞭眩黃梔。駸尋不自覺,淪沒共污緇」,深刻地揭示了一些人在追求財富和名利的過程中逐漸迷失的現象。最後,作者以「君子擬鸞鳳,憸壬乃鴞鴟」表明了自己對君子和小人的鮮明態度。整首詩寓意深刻,對比鮮明,語言簡練而富有表現力。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夢入大第若官府有冠帔如命婦者肅容出果實為禮皆大如瓜將别贈以硯其言意之委曲不能詳也記之以詩 》 —— [ 明 ] 顧清
- 《 天津曉發 》 —— [ 明 ] 顧清
- 《 得家書報長孫應陽入小學 》 —— [ 明 ] 顧清
- 《 南有蠻爲陰子淑憲副作 》 —— [ 明 ] 顧清
- 《 郡齋三詠次金貳守仲仁韻文筆峯 》 —— [ 明 ] 顧清
- 《 從北山泛吳淞往蘇州夜泊千墩文瑞出陳司訓子進所藏吳小仙邯鄲圖索題窮冬遠遊空江夜話亦人間一夢也爲書絕句 》 —— [ 明 ] 顧清
- 《 明日師邵有牆上傳詩之作次韻 》 —— [ 明 ] 顧清
- 《 兵部侍郎楊公輓詩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