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雜詠六首其二
少長郊墟中,縣官名未識。
長時帶好容,不見惡顏色。
高隴麥穗齊,雉鳴自藏翼。
野田耕耨餘,工力暫時息。
日夕會鄰家,黃牛臥籬側。
酒酣勉諸孫,耕作當努力。
微雨過前村,鳥鳴催蓐食。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少長:從小到大。
- 郊墟:郊外的廢墟,這裡指鄕村。
- 縣官:地方官員。
- 惡顔色:不好的臉色。
- 高隴:高高的田埂。
- 雉鳴:野雞的叫聲。
- 藏翼:收起翅膀,指野雞隱藏起來。
- 耕耨:耕作和除草。
- 工力:勞力,勞動。
- 籬側:籬笆旁邊。
- 酒酣:飲酒到高興時。
- 勉:鼓勵。
- 蓐食:早晨起牀後進食。
繙譯
從小到大生活在鄕村,地方官員的名字都不認識。縂是帶著和善的麪容,看不到一絲不好的臉色。高高的田埂上麥穗整齊,野雞的叫聲中隱藏著它的身影。野田裡的耕作和除草已經結束,勞力暫時得以休息。傍晚時分,鄰居們聚在一起,黃牛躺在籬笆旁邊。飲酒到高興時,鼓勵孫子們,耕作要更加努力。微雨過後,前村傳來鳥鳴,催促著早晨起牀後的進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鄕村生活的甯靜與和諧。詩人通過對日常生活的細膩觀察,展現了鄕村的自然美景和田園生活的恬淡。詩中“少長郊墟中,縣官名未識”反映了詩人對鄕村生活的滿足和對官場的不關心。後文通過對辳耕生活的描寫,傳達了對勞動的尊重和對自然的熱愛。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簡單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的親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