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見饑民掃拾草子

渺渺荒原雪欲殘,窮民無計掃凝寒。 置錐無地周田壞,潦水滔天舜帝難。 囷簏已空猶菜色,簸揚何日足飢餐。 散金不解書生策,徒向陳紅髮浩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渺渺:形容荒原廣闊無垠的樣子。
  • 窮民:貧困的百姓。
  • 置錐無地:形容極度貧困,連放置錐子的地方都沒有。
  • 周田壞:指田地荒蕪,無法耕種。
  • 潦水滔天:形容洪水氾濫,水勢浩大。
  • 囷簏:古代用來儲存糧食的圓形或方形倉庫。
  • 簸揚:用簸箕揚去糠秕、雜物等,這裏指糧食的加工。
  • 陳紅:指陳年的糧食。

翻譯

荒原上的雪即將融化,廣闊無垠。貧困的百姓無法抵禦嚴寒,生活無計可施。他們極度貧困,連放置錐子的地方都沒有,田地荒蕪,無法耕種。洪水氾濫,水勢浩大,即使像舜帝那樣的賢君也難以應對。儲存糧食的倉庫已經空空如也,百姓們面帶菜色,飢餓難耐。糧食加工的日子何時才能到來,以滿足他們的飢餓?我雖然有散金之策,卻無法解決書生的問題,只能對着陳年的糧食發出深深的嘆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荒原上貧困百姓的艱難生活,通過「渺渺荒原」、「窮民無計」、「置錐無地」等詞語,生動地展現了他們的困境。詩中「潦水滔天舜帝難」一句,既表達了自然災害的嚴重性,也暗含了對當時社會治理的不滿。結尾的「徒向陳紅髮浩嘆」則抒發了詩人對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無力改變現狀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注。

趙完璧

明山東膠州人,字全卿,號雲壑,又號海壑。由貢生官至鞏昌府通判。工詩,多觸事起興,吐屬天然。有《海壑吟稿》。 ► 5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