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王文明雨中雜興四首

· 劉基
積雨累十日,平湖添半篙。 風連箕畢動,雲傍鬥牛高。 水鸛巢林木,池魚上野蒿。 農人愁餓莩,採擷到溪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積雨:連續下了很久的雨。
  • :累積,連續。
  • 平湖:平靜的湖面。
  • 半篙:篙是撐船用的長竹竿,半篙形容水位上漲的高度。
  • 箕畢:星宿名,這裏指風。
  • 鬥牛:星宿名,這裏指雲。
  • 水鸛:一種水鳥。
  • 巢林木:在樹上築巢。
  • 池魚:池塘裏的魚。
  • 野蒿:野生的蒿草。
  • 餓莩:餓死的人。
  • 採擷:採摘。
  • 溪毛:溪邊的野菜。

翻譯

連續下了十天的雨,平靜的湖面水位上漲了半篙高。風隨着箕畢星宿的移動而吹動,雲則依傍着鬥牛星宿高高升起。水鸛在樹林中築巢,池塘裏的魚兒游到了野蒿之上。農人們擔心餓死,紛紛到溪邊採摘野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連續降雨後的自然景象和農人的生活狀態。詩中通過「積雨累十日,平湖添半篙」展現了雨勢之大,湖水上漲的情景。後句以星宿喻風和雲,形象生動。末句寫農人因擔心飢餓而採摘野菜,反映了當時農人生活的艱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農人生活的深切同情。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