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士恂

脫卻儒冠換吏巾,十年辛苦向誰陳。 暫從新例司刀筆,莫怨前程訴鬼神。 遇客謾言成朽木,讀書還待作祥麟。 王嬙本是傾城色,愛惜黃金自誤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儒冠:古代儒生戴的帽子,代指儒生身份。
  • 吏巾:官員戴的頭巾,代指官員身份。
  • 刀筆:古代書寫工具,代指文書工作。
  • 祥麟:傳說中的神獸,比喻傑出的人才。
  • 王嬙:即王昭君,漢代美女,後被選入宮中,因未賄賂畫師而被畫得不美,未能得到皇帝寵幸,後被嫁到匈奴。
  • 傾城色:形容女子美貌足以傾倒全城。
  • 黃金:這裡指金錢或財富。

繙譯

脫下儒生的帽子,換上官員的頭巾,十年的辛苦誰能訴說。 暫時遵從新的槼定,從事文書工作,不要抱怨前程,曏鬼神訴苦。 遇到客人,不要自嘲爲無用的朽木,讀書之後,還期待成爲傑出的人才。 王昭君本是美貌足以傾倒全城,卻因愛惜金錢而誤了自己的前程。

賞析

這首詩是鄭文康送別徐士恂時所作,通過對比儒生與官員的身份轉變,表達了詩人對徐士恂十年辛苦的同情與理解。詩中“暫從新例司刀筆,莫怨前程訴鬼神”勸誡徐士恂要順應時勢,不要抱怨命運。後兩句則通過比喻和典故,鼓勵徐士恂保持自信,不要自輕自賤,同時警示他不要因小失大,錯失良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友人的關懷,也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鄭文康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時乂,號介庵。正統十三年進士。觀政大理寺,尋因疾歸。父母相繼亡故後,絕意仕進,專心經史。好爲詩文。有《平橋集》。 ► 2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