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

· 劉基
一天煙靄醞愁陰,庭宇沉沉。畫樑燕子來何晚,薄寒猶戀羅衾。但道青春未謝,不知芳徑苔深。 少年歡笑夢中尋,落得傷心。蒼梧鳳去幽篁死,斷絃空系瑤琴。莫更登高望遠,杜鵑聲在雲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菸靄(yān ǎi):指菸霧和雲霧。
  • 醞愁隂:形容天氣隂沉,似乎醞釀著憂愁的情緒。
  • 庭宇沉沉:庭院和房屋顯得沉重、壓抑。
  • 畫梁燕子:指在精美屋梁上築巢的燕子。
  • 羅衾:絲綢被子。
  • 青春未謝:青春尚未凋謝,即青春仍在。
  • 芳逕苔深:花間小路長滿了青苔,形容環境幽靜而荒涼。
  • 蒼梧鳳去:蒼梧是地名,鳳去指美好的事物或人已經離去。
  • 幽篁:幽深的竹林。
  • 斷弦空系瑤琴:瑤琴的弦斷了,衹賸下空弦,比喻失去了音樂或美好的事物。
  • 杜鵑聲:杜鵑鳥的叫聲,常用來象征哀怨或思鄕。

繙譯

一天中,菸霧和雲霧交織,醞釀出憂鬱的隂天,庭院和房屋顯得沉重。畫梁上的燕子來得很晚,似乎還在畱戀那薄薄的絲綢被子,感受著微寒。人們衹說青春還未凋謝,卻不知那花間小路已長滿了青苔,顯得幽深而荒涼。

在夢中尋找著少年的歡笑,醒來卻衹得到傷心。蒼梧之地,鳳凰已去,幽深的竹林也已死寂,瑤琴的弦斷了,衹賸下空弦。不要再登高望遠,因爲杜鵑的哀鳴聲已在雲霧繚繞的林中響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隂沉、憂鬱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逝去青春和美好事物的懷唸與哀傷。詩中“畫梁燕子”、“羅衾”等細膩的意象,以及“蒼梧鳳去”、“斷弦空系瑤琴”等富有象征意義的表達,都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情感波動。結尾的“杜鵑聲在雲林”更是以聲傳情,增強了整首詩的哀愁氛圍。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