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 · 送別

· 劉基
愴別滄江永,傷心落日曛。寶箏絃斷雁離羣,最苦愁濃酒淡不成醺。 黃葉淒涼月,丹楓索漠雲。此來此地卻思君,但覺驪歌猶在耳中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愴別(chuàng bié):悲傷地離別。
  • 滄江:泛指江河。
  • (xūn):日落時的餘光,這裡指黃昏時分。
  • 寶箏:一種古代樂器,類似於古箏。
  • 弦斷:比喻心情的斷裂或音樂的終止。
  • 雁離群:比喻離別,如同孤雁離群。
  • (xūn):醉意。
  • 索漠:冷漠,無動於衷。
  • 驪歌:古代送別的歌曲。

繙譯

悲傷地離別在江河之畔,黃昏時分,心痛至極。寶箏的弦斷了,如同孤雁離群,最痛苦的是,即使酒也無法讓我醉去。 黃葉在月光下顯得淒涼,紅楓與冷漠的雲相映成趣。來到這裡,不禁思唸你,衹覺得那送別的歌曲倣彿還在耳邊廻響。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深切的離別之情和對遠方人的思唸。詩中通過“愴別滄江”、“傷心落日”等意象,描繪了離別時的淒涼景象,增強了情感的表達。寶箏弦斷、雁離群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內心的斷裂和孤獨。末句“驪歌猶在耳中聞”更是深化了離別後的思唸之情,使讀者能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無盡哀愁。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劉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