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子班

· 劉基
雉子班,飛翛翛,鳴鷕鷕。踉蹡出沒灌莽中,袞裳煥爛赬瞳瞭。 野人拄翳潛置媒,和聲相應無驚猜。黃間一發激流電,錦繡披裂委草萊。 林棲野啄本無累,嗜慾沉溺禍所胎。君不見天池鳳凰食竹實,逍遙至和永終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雉子班:雉雞的幼鳥。
  • 飛翛翛:形容飛翔的樣子。
  • 鳴鷕鷕:形容鳥叫聲。
  • 踉蹡:形容行走不穩的樣子。
  • 灌莽:叢生的草木。
  • 袞裳:華麗的衣裳。
  • 赬瞳瞭:紅色的眼睛明亮。
  • 拄翳:撐起遮蔽物。
  • 置媒:放置誘餌。
  • 黃間:指弓弦。
  • 流電:比喻速度極快。
  • 錦綉:比喻美麗的羽毛。
  • 委草萊:棄置於草叢中。
  • 沉溺:過度沉迷。
  • 禍所胎:禍患的根源。
  • 天池:神話中的湖泊。
  • 鳳凰:神話中的神鳥。
  • 食竹實:喫竹子的果實。
  • 逍遙: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至和:達到和諧。
  • 永終日:永遠。

繙譯

雉雞的幼鳥,飛翔輕盈,叫聲清脆。它們踉踉蹌蹌地在灌木叢中出沒,羽毛華麗,紅色的眼睛明亮。野人撐起遮蔽物,悄悄放置誘餌,它們和聲相應,毫無驚恐。弓弦一響,快如閃電,美麗的羽毛被撕裂,棄置於草叢中。它們在林間覔食,本無牽累,但過度沉迷於嗜欲,卻是禍患的根源。你看那天池中的鳳凰,喫著竹子的果實,自由自在,永遠和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雉雞幼鳥的生動形象,以及它們被獵人捕殺的悲劇。詩中,“飛翛翛,鳴鷕鷕”生動地描繪了雉雞幼鳥的活潑可愛,而“袞裳煥爛赬瞳瞭”則進一步以華麗的辤藻贊美了它們的美麗。然而,“黃間一發激流電,錦綉披裂委草萊”卻突轉直下,揭示了它們被獵殺的殘酷現實。最後,詩人通過對比天池鳳凰的逍遙生活,暗示了人類對自然界的乾預和破壞,以及對和諧生活的曏往。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