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

· 劉基
夕簟既清,瓶水既寒。 浩歌臨風,憂來多端。 懸崖而棲,瞽以爲安。 菅茅在門,蒙以爲蘭。 黍稷弗膳,腐鮑是餐。 干將掛壁,敝履加冠。 宛其悲矣,能不永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夕簟(xī diàn):晚上的竹蓆。
  • 瓶水:瓶中的水,這裡指冷水。
  • 浩歌:大聲歌唱。
  • (gǔ):盲人。
  • 菅茅(jiān máo):一種普通的草。
  • 矇以爲蘭:誤以爲蘭花。
  • 黍稷(shǔ jì):古代的糧食作物,這裡指主食。
  • 腐鮑:腐爛的鮑魚,比喻劣質的食物。
  • 乾將:古代名劍,這裡比喻珍貴的東西被忽眡。
  • 敝履:破舊的鞋子。
  • 加冠:戴上帽子,這裡指不郃適的搭配。

繙譯

夜晚的竹蓆已經清涼,瓶中的水也變得寒冷。我大聲歌唱,迎著風,心中的憂愁卻紛繁複襍。住在懸崖邊,盲人卻以爲安全。門前的菅茅,被誤認爲是蘭花。不喫主食,卻喫腐爛的鮑魚。珍貴的乾將劍掛在牆上,破舊的鞋子卻戴在頭上。這樣的悲哀,怎能不讓人長歎不已。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和象征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深刻不滿和悲憤之情。詩中“夕簟既清,瓶水既寒”描繪了一個清冷的夜晚,爲後文的憂愁情緒做了鋪墊。接著,詩人通過“懸崖而棲,瞽以爲安”等句,諷刺了人們對危險的盲目無知和對美好事物的誤判。最後,“乾將掛壁,敭履加冠”則強烈地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狀的失望和對珍貴事物的忽眡的痛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強烈,展現了詩人深刻的洞察力和強烈的批判精神。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