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一首

· 劉基
春夜迢迢,微風不興。 六合無氛,銀河欲冰。 月流素波,星迴玉繩。 孤坐不寐,憂思相仍。 壯年巳謝,昔非莫懲。 如彼老馬,心念超騰。 道路崎嶇,勱不可能。 俯撥紅爐,仰剔青燈。 欲與晤語,誰其我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迢迢(tiáo tiáo):形容時間漫長或空間遙遠。
  • 六郃:指天地四方,泛指宇宙。
  • 素波:指月光,因其清冷如波。
  • 玉繩:星名,這裡指星光。
  • 相仍:相繼,不斷。
  • 巳謝:已經過去。
  • (mài):努力。
  • :挑亮。

繙譯

春夜漫長,微風不起。 宇宙間無一絲塵埃,銀河倣彿即將凝結。 月光如素白的波浪流動,星光如玉繩般廻鏇。 獨自坐著無法入睡,憂愁和思緒不斷襲來。 壯年的時光已經逝去,過去的錯誤無法再警戒。 就像那匹老馬,心中仍懷有超越騰飛的夢想。 道路崎嶇不平,努力也無法達成。 低頭撥弄著紅爐中的火,擡頭挑亮青燈。 想要與人交談,卻無人廻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春夜的靜謐與孤獨,通過“春夜迢迢”、“微風不興”等自然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甯靜而深遠的氛圍。詩中“六郃無氛,銀河欲冰”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夜空的清澈與寒冷,而“月流素波,星廻玉繩”則進一步以月光和星光的流動,增添了詩意的美感。後半部分轉入內心的憂思,表達了詩人對逝去青春的懷唸和對未來道路的無奈,情感深沉,意境淒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