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泰州光孝禪房柬王子慎方允治

鳴磬海樓東,棲禪亦此中。 伏牛千古事,驅馬衆人同。 過郢歌誰和,遊齊瑟自工。 所期飛錫去,從爾御泠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鳴磬:敲擊磬(一種打擊樂器)。
  • 海樓:可能指海邊的樓閣。
  • 棲禪:指在禪房中修行。
  • 伏牛:可能指伏牛山,位於河南省,這裏可能用作典故或象徵。
  • 飛錫:佛教用語,指僧人云遊四方。
  • 泠風:清涼的風。

翻譯

在泰州光孝禪房的東邊,我敲響了磬,也在這裏修行。 伏牛山的歷史悠久,如同衆人一同驅馬前行。 路過郢都時,我的歌聲無人能和,遊歷齊國時,我的瑟藝自成一派。 我期待着像僧人一樣雲遊四方,隨着清涼的風遠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泰州光孝禪房的修行生活,通過「鳴磬」、「棲禪」等詞語,展現了其內心的寧靜與超脫。詩中「伏牛千古事」一句,借用伏牛山的典故,暗示了歷史的深遠與個人的渺小。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由雲遊的嚮往,以及對藝術獨立性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禪宗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嚮往。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