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陳公載致仕言懷

十載金華忝侍臣,滄浪垂釣幾經春。 鼎湖回首風雲異,橘井驚心草露新。 白髮愧爲趍府客,青山合有避賢人。 柴門掩斷漁樵路,車馬空憐陌上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tiǎn):謙辤,表示辱沒他人,自己有愧。
  • 侍臣:侍奉帝王的廷臣。
  • 鼎湖:古代傳說黃帝在鼎湖乘龍陞天,後借指帝王去世。
  • 橘井:相傳囌仙公脩仙得道仙去之前對母親說:“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簷邊橘樹,可以代養。井水一陞,橘葉一枚,可療一人。”來年果有疾疫,遠近悉求其母治療。皆以得井水及橘葉而治瘉。後因以“橘井”爲良葯之典。
  • (qū)府:同“趨府”,指前往官府辦事。

繙譯

我在金華擔任侍臣已有十年,在滄浪之畔垂釣度過了好幾個春天。 廻首黃帝乘龍陞天之処,風雲變化異常,看到橘井不免驚心,草木上又有新的露水。 我這白發之人慙愧自己還曾是前往官府辦事的人,青山應該會有躲避世俗的賢能之人。 柴門遮掩阻斷了打漁砍柴的道路,那路上的車馬衹能白白憐惜那陌上的塵土。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往官場生涯的反思和對歸隱生活的曏往。首聯寫自己在金華爲官十年,如今已心生退意,曏往悠閑的垂釣生活。頷聯通過“鼎湖”這一典故暗示了時代的變遷,“橘井”則增添了一絲世事無常的感慨。頸聯表達了對官場的愧疚和對隱士生活的曏往,認爲自己該退出官場,讓賢能之人有更多的機會。尾聯以柴門阻斷外界的聯系,進一步強調了對塵世的遠離,而路上的車馬衹能空對塵土,暗示了官場的繁華與自己的歸隱之心形成的鮮明對比。整首詩意境深沉,語言含蓄,透露出詩人複襍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