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柏林(bó lín):柏樹之林。
- 佛光:佛所帶來的光明。
- 隱現:時隱時現。
- 晴陰:晴天和陰天,此處指塔影在不同光線下的明暗變化。
- 閒(xián):同「閒」,悠閒。
- 機心:巧詐之心;機巧功利之心。
- 刊落:刪除;去除。
翻譯
那青青的上千株柏樹林,從隋唐時期留存到現今。 佛光時而隱隱出現,舍利塔的塔影在光的作用下半明半暗。 細草之間有經過的遊鹿,庭院悠閒,禽鳥在嬉鬧。 機巧功利之心早已去除很久了,哪裏還會有異人來尋覓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天寧寺的景色以及其中蘊含的禪意。首聯通過「青青千柏林」描繪了天寧寺周圍柏樹林的茂盛,強調了其歷史的悠久,從隋唐時期留存至今。頷聯寫佛光的隱現和塔影的變化,增添了神祕的氛圍。頸聯的「草細經遊鹿,庭閒演戲禽」則展現出寺中寧靜祥和的景象,遊鹿經過細草,禽鳥在庭院中嬉戲,充滿了生機與悠閒。尾聯「機心刊落久,那復異人尋」表達了詩人對世俗機巧之心的摒棄,以及對天寧寺這一清淨之地的嚮往,認爲在這裏難以再尋到那些懷有功利之心的人。整首詩意境幽深,語言簡練,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寺廟氛圍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與超脫的追求。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同鄧徵甫朱在明遊西山抵夜宿金山寺 》 —— [ 明 ] 黎民表
- 《 苦熱行 》 —— [ 明 ] 黎民表
- 《 能仁寺舊藏有樺皮梵經字甚精鑿 》 —— [ 明 ] 黎民表
- 《 送吳進士子沐使遼左兼歸揭陽省覲 》 —— [ 明 ] 黎民表
- 《 楊溪洞四時歌 其一 》 —— [ 明 ] 黎民表
- 《 同黃幼章舍弟惟和惟仁集蘇給事宅 》 —— [ 明 ] 黎民表
- 《 邵睢陽召飲作 》 —— [ 明 ] 黎民表
- 《 姚園席上贈吳山人子充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