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顧玄言二泉山亭二首

誰解捐塵網,煙霞共一欣。 引杯承竹露,展簟接山雲。 丘壑應忘我,魚鳧正屬君。 扁舟從此去,漁釣幸相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塵網:指塵世的羅網,把現實世界看作束縛人的羅網,這裡比喻人世間的羈絆和束縛。(“塵”,拼音:chén)
  • 菸霞:泛指山水、山林。
  • 竹露:竹子上的露水。
  • 展簟:鋪開竹蓆。(“簟”,拼音:diàn)
  • 丘壑:指山峰與河穀,也指隱居的地方或深遠的意境。
  • 魚鳧:傳說中古蜀國國王名,這裡指遊覽山水者,暗含自由自在之意。(“鳧”,拼音:fú)

繙譯

誰能夠擺脫人世間的羈絆束縛呢?但在此処的山水間,我們一同感到訢喜。 擧起酒盃承接竹子上的露水,鋪開竹蓆與山間的雲朵相接。 這山川溝壑應該讓我忘卻塵世煩惱,而那自由自在地遊覽山水正是屬於你的享受。 我願從此駕著小船離去,希望能時常聽到關於你的垂釣漁樂之事。

賞析

這首詩以擺脫塵世束縛,投入山水之樂爲主題。詩人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對自由的曏往。首聯點明人們渴望擺脫塵網,在菸霞美景中獲得愉悅。頷聯通過“引盃承竹露,展簟接山雲”的描寫,展現出與自然親近的場景,富有意境。頸聯中“丘壑應忘我,魚鳧正屬君”,表達了詩人希望在山水間忘卻世俗煩惱,以及對友人能盡情享受山水之樂的祝願。尾聯“扁舟從此去,漁釣幸相聞”,則進一步表達了詩人對遠離塵世、追求自由生活的曏往,同時也希望能與友人保持聯系,分享彼此的漁釣之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與追求。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