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公亭

謀生本業屨,豈意學逃名。 千金兼束帛,無乃故人情。 鑿湖從此遁,蓬門空自扃。 潮中有蘭芷,俎豆共芳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屨(jù):用麻、葛等製成的鞋。
  • 束帛:捆爲一束的五匹帛。古代用爲聘問、饋贈的禮物。
  • 無乃:相當於「莫非」「恐怕是」,表示委婉測度的語氣。
  • 遁(dùn):逃避,躲閃。
  • 扃(jiōng):從外面關門的閂、鉤等。
  • 俎(zǔ)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兩種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

翻譯

謀求生計本是製作鞋子的行業,哪曾想過要學着逃避聲名。 千金和束帛的饋贈,恐怕是老朋友的情誼吧。 開鑿湖泊後從此隱遁,簡陋的屋門白白地自行關閉。 潮水之中有蘭草和白芷,在祭祀中共同散發着芳香。

賞析

這首詩以蘇公亭爲主題,表達了對一種隱逸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詩的開頭提到謀生的本業是製鞋,暗示了一種樸實的生活態度,然而接下來的「豈意學逃名」則轉折出對逃避聲名的思考。「千金兼束帛,無乃故人情」這句,通過對貴重禮物的描述,展現出人情的溫暖和複雜。後面兩句「鑿湖從此遁,蓬門空自扃」,描繪了開鑿湖泊後隱遁的情景以及屋門關閉的景象,體現出一種孤獨和超脫。最後「潮中有蘭芷,俎豆共芳馨」,以潮水中的蘭草和白芷以及祭祀中的芳香,營造出一種高潔、美好的氛圍,也可能暗示着對某種精神境界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對生活、人情、隱逸等方面的描繪,傳達出詩人內心的感受和思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