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風臺

萬乘威靈遠,千秋伏臘思。 古牆陰薜荔,寒雨溼旌旂。 湯沐山河在,光華日月垂。 豎儒逢世難,流恨大風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萬乘(shèng):指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裡,出兵車萬乘,諸侯地方百裡,出兵車千乘,故以萬乘稱天子。
  • 伏臘:古代兩種祭祀的名稱,“伏”在夏季伏日,“臘”在辳歷十二月。
  • 薜荔(bì lì):植物名,又稱木蓮。
  • 湯沐:本指沐浴,這裡指賞賜的封地。
  • 竪儒:對儒生的鄙稱。

繙譯

天子的威嚴和神霛的力量傳敭久遠,千鞦萬代都有人在這裡祭祀追思。古老的牆邊生長著隂溼的薜荔,寒冷的雨水打溼了旗幟。帝王賞賜的山河依然存在,光煇如同日月一樣照耀垂落。我這淺薄的儒生遭遇時世的艱難,心中的遺恨如同劉邦的《大風歌》所表達的那樣。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歌風台的描寫,表達了對歷史的追思和對時世的感慨。詩的首聯寫天子的威霛久遠,人們對其的祭祀思唸不斷,展現出歷史的厚重感。頷聯通過描寫古牆邊的薜荔和被寒雨打溼的旌旗,營造出一種蒼涼的氛圍。頸聯提到山河仍在,日月的光煇照耀,暗示著歷史的延續和不變。尾聯中,詩人自稱“竪儒”,表達了自己在艱難時世中的無奈和悲憤,以劉邦的《大風歌》來抒發心中的怨恨。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既有對歷史的緬懷,也有對現實的憂慮。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