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五仙觀通明閣

目盡寥天草樹平,片帆經處是東瀛。 煙銷甓社珠浮出,雲擁猋臺玉作成。 遠浦迥含蘭芷思,陰風初度雁鴻聲。 飛仙御鶴何時去,塵海冥冥笑此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寥天:遼闊的天空。(寥:liáo)
  • 東瀛:東方的大海,這裏指海邊。
  • 甓社:在今江蘇高郵,這裏泛指湖泊。(甓:pì)
  • 猋臺:高聳的樓臺。(猋:biāo)
  • 蘭芷:蘭草與白芷,皆香草。
  • 飛仙:指仙人。

翻譯

目光盡頭是遼闊天空下草木與地面齊平,一片船帆經過的地方就是東方的大海。 煙霧消散,湖泊中像珍珠浮現,雲彩簇擁着高聳的樓臺,好似美玉做成。 遠處的水浦遙遠地蘊含着蘭草白芷的情思,陰冷的風初次吹過,傳來大雁和鴻雁的叫聲。 仙人騎着仙鶴何時離去,塵世之海昏暗幽遠,只能笑對這一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上五仙觀通明閣後所見到的景色,以及由此引發的感慨。詩的首聯通過描寫遼闊的天空和海邊的景象,展現出一種宏大的視野。頷聯中,煙霧消散後湖泊如珠浮現,雲彩簇擁樓臺如美玉,形象地描繪了自然景色的美妙。頸聯進一步描繪了遠處水浦的情思和陰冷風中的雁鴻聲,增添了一絲清幽的氛圍。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仙人離去的思考,以及對塵世的一種無奈和超脫的態度。整首詩意境開闊,語言優美,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傳達出詩人複雜的內心感受。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